北京通州有个世界闻名的艺术家聚集村,宋庄吗?现况如何

  整理照片时翻到了十多年前拍的宋庄。于是第二天驱车前往看看十多年后的今天宋庄怎么样了。下面看照片讲故事吧,不评论、没观点,只看照片说印象。

  

  九十年代末几个艺术家悄然来到宋庄,它们的到来让这里开始成为一个艺术人的聚集区。随后陆续又有一些搞艺术的人也来到这里建房、娶妻、生子、立家,在宋庄逐渐形成了自由创作的空间后聚集了更多的艺术家。但当时却起了个很土的名字:宋庄艺术工厂区。

  

  隔了两年,去宋庄艺术区必走的大路口立起了这么个门框似的的大牌楼,牌楼上有了自己的LOGO。这牌楼曾几次变化装饰。但现在已经不存在。

  

  2011年的照片,卖艺术书籍的书摊开在街边,书是摆在折叠床和地上卖的。

  

  租了店面的商户把各种美术作品与书画用具除了摆在店里还嫌巷子深,连门口也摆上,只为更多人看到。艺术区里一片商业气息

  

  没店面的艺术家们则在街道上摆摊儿,只要有地方,你就可以摆。简直就像菜市场。

  

  2013年,这种赶集庙会式的销售还在继续。不少人甚至在人行道摆上桌子现写现卖,让我想起小时候邮局门口代客写家信的落魄文人。

  

  2011年这家上上美术馆已经建成。当时这样大的真正进行艺术品展示的美术馆在宋庄还有几家但并不多。

  

  这是今天的上上美术馆,十几年后仍然健在。而且在宋庄不景气的今天还有几个画展同时展出,真不容易。遗憾的是下午三点才开门,我没有能进去参观。

  

  说个有意思的事,2010年这群仿制的兵马俑就放在上上美术馆的后边,让我很诧异,就算是仿制的商品也不应该这样露天堆放,任风吹日晒。真是有钱啊。

  

  两年后再去,看见这些士兵们还在那儿闲着待业。但后边的楼房变了,树也长高了。

  

  这次再去,终于看到这群士兵上岗了,换的彩装,整齐列队在展馆前的广场左边。后边还有一匹很夸张但很漂亮的斑马彩条大骆驼。

  

  宋庄的标志 建筑《土变金》代表了当地人的愿望吧。

  

  今天的宋庄,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很萧条的。很多院落上贴着出租的字样。

  

  待租的小双层楼

  

  待租的展馆

  

  更有一片一片的空地被围起来荒芜着,像这样的草地里堆着很多各种雕塑风吹雨淋,已经损坏,大概是没有主人了。

  

  那些已经在宋庄扎了根的艺术家们有自己的房有自己的家,甚至按家乡风格盖起自己的住宅和画室。按部就班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目前艺术区有大片的地还是空的,这些地块原来是有旧房子的。当地人和我说,北京市政府搬到通州区后,宋庄也要有新的规划。因为遇上三年疫情,有些事情就停下了,也许很快就要建起新的宋庄。我们期待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