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引领人类社会打造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022)

  ——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全球贤达的公开信

  5.3.2 “信”是非常难的

  这里所指的“信”,是信得足的“信”。而不是半信半疑的“信”,更不是轻信的“信”。“信”非常难,实际上是说“信得足”非常难。20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两次发出这样的感叹:“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当人们的相信程度没达到足够时,你就是把一个事实放在他面前,他都依然不会相信。”

  图62 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要知道,整个道德经只有5000多字。惜字如金的老子,为何要在这里一再重复这么一句话。就是因为,他深知,要让人们相信一些他们暂时还没有认知到的东西,太难了。或者说,当一个人的认知还停留在A点上时,你要他这时转变到B点上,是完全没有可能的。除非你能让他对B点的相信程度达到100%。只有100%相信,才叫“信得足”,才能真正相信。如果只有20%、30%相信,甚至是80%、90%的相信,都属于“信不足”,属于“半信半疑”。而当人们信不足时,你就是把一个事实摆在它面前,他都依然不会真正相信。老子之所以一再感叹“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就是他非常清楚,人类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信上。而没有这个信,人类文明根本无法向前发展。

  我前面讲认知框架、讲认知内核,实际上,都是试图将这个时代人们可以看到、感到的道理阐述出来,摆在大家面前,让人们能相信。可是,我更清楚的是,别说这些仅仅是道理,别说这些道理还太抽象、太复杂,就算是把一个非常具体的、非常明确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如果超出了他固有的认知范畴,他依然不会相信。很显然,我前面花大量篇幅讲这些事实,其实对99%以上的人来说是毫无作用的。可能有不到1%的人,会对这些事实有点兴趣。但仅仅是有点兴趣而已,根本不是信,更别说“信得足”了。但这些都没关系。这些从框架到内涵的系统认知,实质上的意义是“立此存照”。主要是为了给后面“信的方法”提供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见证。当大多数人实践的见证,都能与这个认知系统一步一步相吻合时,“信”就能越来越足。这时候,不仅共识容易达成,共识还不容易破裂。所以,即使只有极少数贤达,对这封公开信讲的故事感兴趣,也会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他们极可能是燎原这个认知见证系统的星星之火。

  什么是连续性见证?什么又是见证系统。对此,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历史。

  距今2500年前、2000年前和1300年前,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继创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世界三大宗教。它们都是用一个虚构故事,凝聚人类最大化共识,从而形成改变社会巨大力量的典范。但是,即便它们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经过1000–2000年的传播和教化,至今也依然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凝聚哪怕全球1/3人的共识。因此,它们改变世界的力度依然有限。

  而资本主义就不同了,它无疑也是一个典型的虚构故事。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 年出版《国家财富的性质和成因调查》,作为现代资本主义起源来算。资本主义这个虚构故事,竟然可以在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内,让全球至少95%以上的人,都对它笃信不疑。从而形成了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甚至改变了整个地球生态。

  图63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影响力和认同率

  回顾这段历史是想传达三层意思。

  第一层,虚构故事的确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第二层,为什么像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穆罕默德,这些世所公认的觉者,以他们的大贤大智,创立了一套又一套完备思想体系所支撑的虚构故事,都没能影响到超过1/3的世界人口。而一个不知是谁发明的,连名称都是后世给加上去的资本主义虚构故事, 却能使得世界上95%以上的人深信不疑。以至于在这个虚构故事的作用下,让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第三层,三大宗教都是由个人创造的。而资本主义是集体创造的,是由全球贤达们共同创造的。

  这个世界上,应该极少有人思考这三层问题,尤其是第二层问题。

  秘书长,以及各位全球贤达,只要我们尝试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尝试去找出答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接近认知真相,也很容易找到联合国自救、人类自救的全新解决方案了。

  我前面说的所有这些内容,大家信不信、信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秘书长也好、全球贤达也好,只要这封信有可能转换一下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或许,我们的第一步共识就可以达成了。这第一步共识就是: 我们需要共同去构建一个足够新、足够大,与每个人利益相关。并且,能让每个人相信的“虚构故事”。才能尽可能凝聚全球更多人共识,形成改变这个世界的巨大力量。

  我们都清楚,无论是联合国自救、人类自救,都是全球性的大事件、大工程。这种全球性大工程,不能再仅仅只靠联合国,或者其它一些热心于这一事业的国家、地区或机构来完成。而必须尽可能最大化凝聚人类共识,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巨大力量,来完成这样的全球性大工程。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时代,只要这个共识能达成,其实,人类的什么事情就都好办了。

  “联合国引领人类社会打造数字地球”这个虚构故事,我只是一个倡导者。 有人批评,说我这封信既不严谨、又不缜密,随心所欲,论点论据都不充分。 我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在写专着,我只不过是在描述一个宏大的虚构故事而已。 而这个虚构故事,也只不过是在抛砖引玉。 秘书长与全球贤达才是实际创造者。 我们将要创造的,也许是这个虚构故事的改进版,也许是另一个虚构故事。 总之,当这个虚构故事是由你自己创造的,你信不信?

  说到这里,贤达们或许还有一个疑问,就算我们认同虚构故事这个提法,就算我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虚构故事,也达成了共识,可如何让全球95%以上的人相信呢,他们如果不信,或者信不足,仅仅我们不到全球5%的人相信,不是依然无法用这个“虚构故事”来改变世界吗。

  那我们不妨想一想,前面说到的资本主义这个虚构故事,为什么能在不到300年时间内,让全球绝大多数人相信。而资本主义正是一个由全球贤达们共同创造的虚构故事。它能成功,对我们难道没有启示。事实上,资本主义的成功告诉我们:“信”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连续性见证”,以及“见证系统”。

  (未完待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