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异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带来了诸多困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并把它运用到课堂中去?如何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我认为,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年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同步”是一种“同步”,而“异步”则是一种“异步”。这两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下面我就如何正确对待同步与异步做简要分析。
一、同步教学
同步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同时,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根据同一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或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步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个人面对全体学生讲课、个别学生听讲解的旧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共享的平台。它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合作者、参与者等角色。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缺乏个性化教学等问题。
二、异步发展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异步”学习。“异步”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共同讨论、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异步”学习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人人参与”、“学有所获”的效果。这种方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三、同步与异步相结合
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必须结合起来。同步教学要以异步教学为基础,异步教学也要以同步教学为基础。只有将同步与异步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实践证明,同步与异步的有效结合才能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同步与异步的误区
1、追求“同步”而忽略了“异步”。我认为,同步是必要的,因为它是我们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异步则是对同步的补充。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同步和异步。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同步”为主,异步为辅。因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因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等原因,难以做到同步。此时,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模式。
五、如何正确对待同步与异步
同步与异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必须辩证统一地看待。当我们不能完全做到同步时,我们可以做异步。但是,当我们能够做到同步时,同步也会促进异步。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在不影响同步的情况下,适当地、适时地做些异步,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来处理同步与异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