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贾庆国:国家机关文牍主义严重,清理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贾庆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国家机关文牍主义严重,清理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一、国家机关文牍主义的现状

  贾庆国教授表示,我国国家机关文牍主义非常严重,许多国家机关的工作都被繁琐的文书工作所阻塞,影响了工作效率。他坦言,自己曾经在一个企事业单位工作过,文书工作的繁琐程度远不如在国家机关的体验,这也是他决定投身于学术界的原因之一。

  据贾庆国教授介绍,我国目前有大量的“虚职”和“闲职”,这些职位没有实际工作内容,却花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供养。这些人员往往是拿到了公费留学名额或者其他政策性优待,但在回来后没有被合理利用,只是成为了“财政供养人员”,浪费了国家资源。

  

  二、国家机关清理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的必要性

  贾庆国教授认为,在当前经济发展和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必须清理那些没有实际工作内容的“虚职”和“闲职”,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现有的国家机关工作具有时效性和紧急性,环节需要快速响应,在没有必要的文书工作上浪费时间和人力不仅浪费了国家财务资源,而且会对公共服务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对社会安全与稳定造成危害。

  三、如何清理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

  贾庆国教授认为,针对国家机关文牍主义和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严格考核、管理人员,加强绩效评价,遏制虚假报销、套取津贴、福利等行为,同时加强内部监管,对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进行精准评估,加大调动和优化工作岗位的力度,增强工作效益。

  2.优化流程:针对过多的文书工作问题,需要加强对相关流程的评估和优化,简化文书工作内容,缩短审批时间和环节,减少不必要的“红头文件”,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

  3.开展整顿:当前亟待从严治理,清理国家机关中的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虚职”和“闲职”,精简机构设置,避免重复建设,增加人员利用效益。

  4.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清理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做到位,坚决保障国家机关文牍主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

  

  四、结语

  贾庆国教授所反映的国家机关文牍主义和非必要财政供养人员问题,是当前在国家治理中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国家机关的职责在于服务人民、促进发展,不应该成为资源浪费的温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治理,各级领导干部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有关方针,加强对国家机关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国家机关效能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