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者吴宓讲课连狗都进来听,狗都想听名教授的课,真是民国趣事
原标题:学者吴宓讲课连狗都进来听,狗都想听名教授的课,真是民国趣事
吴宓在西南联大时,一次讲授《中西诗比较》。正当他讲得聚精会神,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时,一条大狗竟然偷偷溜进教室蹲在一个角落里,也聚精会神地听课,很安静,也不叫。
这时吴宓正在黑板上抄写诗句,他写完黑板一转峰身,突然发现竟有一条大狗蹲在角落里,似乎也在听课。学生们都笑了。
吴宓急忙走下讲台,对这条大狗说:“目前我还不能使顽石点头,不是你该来的时候,你还是先出去吧。” 这条大狗好像听懂了吴先生的话,垂着头悄悄地走了出来,又回头看看在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恋恋不舍,似有羡慕之意。这条狗真是狗中精灵,想蹭课听,没想到竟然失败了。
可怜狗身为低等动物,是没有学习文化的权利的。要想学文化,必须先成为一个人。生而为人的最大好处就是有学习文化的机会,可是很多人都不珍惜这个机会。 狗都想蹭课听这件事传遍了校园,倒成了一则佳话。学者吴宓讲课连狗都进来听,何况是人?原来在民国时代,不但人人向往文化,连狗都想听听名教授的课,成为一条文化狗。
吴宓是何许人也,他讲的课有多好?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国学大师。吴宓生于1894年,他是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他还被人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在民国时,吴宓名气很大,他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他的主要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被慈禧太后认了干女儿的安西寡妇周莹就是吴宓的堂伯母。著名学者钱钟书是吴宓的学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南古城刮起“吴宓风”,时人赞誉:“吴宓的报告,倘能一字不误记录下来,就是第一等绝妙好文。”1947年,吴宓来西安西北大学讲学,文化界人士争先恐后地奔走相告,盛况空前,可比现在的红歌星演唱会更受热捧。
1940年代,吴宓曾在昆明、贵阳、遵义、成都、武昌、汉口作《红楼梦》演讲。他演的《红楼梦》时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当时的人说比演戏都好看,来听课的学生人满为患,最后晚来的人都站着。 国学大师吴宓讲课就是好,不但人喜欢听他的课,连狗都跑来想蹭课听却失败了,可见民国的时代是文化的时代,人向往文化,连狗都渴望文化,想听名教授的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