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描写时代楷模的图书如何填补市场空白?
本文约4500字,预计9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毕!
海棠花开,书香满园。4月8日,中国和平出版社(简称“和平社”)在北京宋庆龄同志故居举办了以“山花烂漫正当时”为主题的《向山而行》作品研讨会。该书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专项基金支持出版。
《向山而行》是根据“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事迹创作的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和策划下,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剧、教师杨筱艳书写,画家王光绘画,和平社出版。
《向山而行》
作者:杨筱艳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全书以鲜活的人物与事件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动读者的内心,让我们看到张校长不仅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教师,更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山行者。书名“向山而行”寓意着主人公明知前路艰难仍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也希望让新时代青少年明白:磨难是人生的一部分,只要不畏艰险,坚守理想,在平凡中也可以成就伟大。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兼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李安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以榜样楷模为引领,策划有责任担当、有生命力的选题方向,激励青少年成长成才;以生动内容为基础,写出青少年读得懂、喜欢读的文字,真真切切感染到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以优质音频为亮点,与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联合打造温暖、有魅力的有声精品,带给孩子们轻松的收听体验。我们希望每一个用心的举动,都能扎扎实实体现在这本书中,让阅读成为照进孩子心灵的一束光。”
中国和平出版社社长 林云
“我们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深深地被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和精神所感染。”和平社社长林云讲道,“项目从调研论证开始,与华坪县委宣传部联系,搜寻最详实的资料;邀请作家,确定基调,将儿童故事的文学性、可读性与感人事迹相结合;实地采访,增添生动的素材;插图绘制、编辑加工,每一个步骤都力求精益求精。作品从策划到出版,历时3年,经过了作家反复修改、编辑团队不断打磨、多位专家审读、华坪县委宣传部审定而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剧、教师、《向山而行》作者 杨筱艳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剧、教师、本书作者杨筱艳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写作、采访张桂梅事迹的过程,她说:“在张校长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深深地叹服于她的教育观,后来被我一一地写进作品中。更让我敬佩的,是张校长极为先进且极富温情的女性观,她教这些女孩子自尊、自立,同时又尊重小姑娘们特有的对生活的好奇与试探,她严厉但不古板,她教会女孩们:走出去,就尽量不要回头……又让女孩们尽情地去享受生活,享受情感,享受自由的生命体验。”
著名演播人 阿达
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的邀请下,著名演播人阿达对《向山而行》作品进行有声书录制,促进优秀作品的融媒体传播,进一步延伸该书的社会价值。研讨会期间,阿达老师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倾情朗诵作品选段。当悠扬的口琴声缓缓响起:“……秀梅想,人有多倔?就像硬核桃,可是,这世间还有柔软但有力量的东西:像可以穿石的水滴,像可以推开门的歌声。”
这是一次向山而行式挑战难度的写作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 高洪波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高洪波说:“《向山而行》不是纪实,是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由于主人公的特殊性,写作上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作家的一次向山而行式挑战难度的写作。这本书的细节描写很强,尤其是写到小秀梅的成长,非常抓人心,其中女干部的辫梢扫了一下她的脸,非常美,而且有意境,这个女干部是小秀梅心目中的楷模,也是偶像对自己特殊的心灵的抚摸,这一笔就能感觉到作者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作家把真情实感融入自己的描写中,以情入文,以情入事,用若干情节烘托人物的成长过程,情感真实,才有动人的力量,在贫困中成长,精神却无比富有的人物原型刻画出来了,她是平民教育家,她也是初心如火的普通教师,是具有非凡的大爱情怀的。向山而行,山有回声,时代楷模,巾帼英雄。”
用虚构的文学创作手法彰显时代楷模的力量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资深少儿出版人、作家 海飞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资深少儿出版人、作家海飞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张桂梅相关的非虚构图书层出不穷,但用虚构创作的手法,用文学的力量,能不能进一步彰显非虚构的真实,能不能进一步彰显时代楷模的力量?《向山而行》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这是一部用虚构类的创作手法书写非虚构的真实、既具有真实的力量、又具有文学的力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把文学的浓墨重彩用在了我们的时代楷模身上,这是儿童文学创作的有益尝试,是童书主题出版的有益尝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时代需要佳作,读者需要佳作,毫无疑问,《向山而行》是一部非常贴近时代、贴近儿童的长志气、接地气的儿童文学佳作。”
塑造了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时代楷模形象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儿童文学》原主编、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徐德霞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儿童文学》原主编、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徐德霞说:“《向山而行》有很好的时代性。作者没有把主人公塑造成特别高大的英雄形象,但是她身上有很多不平凡的东西,把平凡和不平凡的关系处理得特别好。这个人物站在那里,本身自带光芒,以一己之力感召周围的一片人、一群人,甚至是一代人。这就是形象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也是人格的力量。《向山而行》在艺术手法上有三大特点:一是结构上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条线写张校长献身山区教育的现实生活,另一条线写她的成长,双线并行,相辅相成,相互映衬,浑然一体。特别是在精神上,两条线咬合得特别好。两条线总是在同一频道上,沿着同一条精神脉络在前进。第二是笔力非常集中,作者不想用病痛为这部作品煽情、着色,而是紧守着这个人来写,突出她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毅力。第三是细节丰富,写小说惟有细节真实作品才真实,惟有细节动人作品才动人,惟有细节鲜活了,人物才生动鲜活……作者不只是读懂了张桂梅的事迹,把握住了这个人物的精神特质,同时也非常有生活经验,她把自己的生活融入主人公的生活中,有很成熟的艺术技巧。”
开创虚实结合的人物故事书写新模式
儿童阅读推广人、童书版本专家 王志庚
儿童阅读推广人、童书版本专家王志庚说:“这本书叙事性、文学性很强,我也看过一些报告文学,叙事手法上都不太一样,基本都是纪实或是报告文学的写法,小说写得很少,《向山而行》开创了一种书写人物故事的新模式,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很好。我还读到另外一层意涵,我觉得这是书名的高明之处……当我读完整本书,把护封套在书上,印证了我心里的一个判断,我发现向山而行,‘山’字是双关的,也是‘向善而行’,张桂梅作为一个人生楷模,她是一位至真至善的女性,山与善的转变双关很精妙,这个书名非常好,包括封底对人物的概括,能够激发读者内心的力量,特别是受她关照的人,被她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孩子们……能够获得像山一样的浩浩荡荡的向上力量,那既是向山而行,也是向善而行。”
一个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原主席、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创始人 张明舟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原主席、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创始人张明舟说:“《向山而行》本身非常具有国际性,国际上对于性别平等很看重,有很多探索女性题材的作品,这本书从主人公、创作者和涉及的所有方面都与性别平等相契合。在国际上我经常听到国外的同行希望找到反映当代儿童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向山而行》成功地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这部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如果能把这么好的故事翻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的话,我觉得会有多方面的意义。”
《向山而行》对学生具有扶志和扶智双重作用
北京教育学院语文特级教师 李怀源
北京教育学院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说:“《向山而行》之所以称得上好,对学生来说有扶志和扶智两方面的作用,对他们的志向、未来和智慧,以及如何看待和表达他们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就是一座宝藏,不同的人会各取所需。如果我拿《向山而行》做整本书阅读,就是要做结构化阅读。首先是阅读鉴赏,要知道这里面讲的什么,作者为什么讲,人物如何刻画,要把这些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找出来,找到规律。第二是表达与交流,如果是我,怎么描绘一个一个画面,怎么把这些画面真正地推到读者的面前,让读者建立自己的画面。然后是把阅读的意义最大化,对人生的志向——精神层面,对思维的发展——智慧层面,对表达的思考——生活层面,每一个人一辈子都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张桂梅校长用她的方式,杨老师用她的方式,学生也会用他们的方式。”
《向山而行》既有强烈的真实性又有浓厚的文学性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杨雅莲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杨雅莲说:“《向山而行》另辟蹊径,以小说的形式呈现了张桂梅的感人事迹,创作有了更多可发挥的空间,既有强烈的真实性,又有浓厚的文学性。作品的整体格调温暖飞扬,重点书写如何让梦想开出灿烂的花朵。张桂梅的生活艰辛坎坷,但是本书更多放在如何向山而行,如何一步一步实现梦想,改变无数大山女孩的命运。文字和插图呈现出一种明快、向上、温暖的基调。插图非常棒,书中主人公手上变形的关节都表现出来了,还有学生们跑步时,那种飞扬的感觉特别传神。”
作品并不刻意突出苦难,而是告诉读者该如何面对苦难
《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传记文学作家 红娟
《中华读书报》副总编辑、传记文学作家红娟主持活动并发言道:“因为是给孩子看的书,杨筱艳老师着重突出引导的意义:作品并不刻意突出苦难,而是展现在面对苦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坚强,她的文字安静而深情,饱含着一种果决的力量,这力量吸引人想一口气看下去。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磨难是人生的一部分,磨难平等地发生在世间每一个人身上,正视它、接纳它、驯服它、击碎它,然后,在某一个清风徐来的早晨,我们终会和美好不期而遇。”
活动现场,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堂林、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秘书长胡银芳、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中国有声阅读”融媒体号主编洪博、和平社副总编辑杨隽以及媒体朋友等参加了研讨会。
《向山而行》自2022年6月出版以来,备受广大读者喜爱,先后荣获了2022年度“桂冠童书”、中文传媒2022年度好书提名奖,入选了“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8月优秀畅销书榜单、百道好书榜和百道乡村书写2022主题书单、“百班千人”2023全国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等。目前,该书累计发行6.76万册,图书销售的部分收入将捐赠至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2022年全国出版从业人员收入调查开启!
你的收入在行业处于什么水平?
欢迎扫码参与不记名问卷调查!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