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题:中小学生还是有必要穿校服的

  “权衡利弊;这里是善意生活家,看待生活百态”

  01

  据媒体报道。

  江苏省教育厅此前发文,具体部署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

  其中有这样一点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和关注。

  

  落实“学生(家长)自愿购买校服”的原则。

  学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购买校服。”

  换句话说,在校学生可以不用穿校服,穿私服。

  可以在校园里见到服装的多样性。

  02

  一个条文的出台,自然有着它的深切考量。

  但是我们作为普通百姓,芸芸大众的一员,也可以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现如今的中小学校,穿校服有必要么?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的。

  03

  防止攀比

  这个应该是首当其冲的。

  小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与大人相比来得可能更直接更坦白。

  “爸爸,为什么小明家有小轿车接送,而我们家却是电动车?”

  “妈妈,今天小花穿了一件公主裙,我也想要!”

  小学就可能已经萌芽。

  

  但是或许会因为认知以及反抗能力的不足。

  在父母或者监护人的劝说和强横权威之下妥协。

  只不过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到了中学之后就会集中性爆发。

  而且那个时候,人生的第二反抗期到来,更有力度和思想。

  显然会让家长焦头烂额。

  小到饰品,大到爸妈。

  

  衣食住行,是人们所必须的。

  食,都在食堂,或者回家去吃,谁也不清楚。

  住,一般人也很少跟着去家里吧?

  行,走着或者坐个公共交通工具也没啥。

  这样的敏感,是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学校里边,衣服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所以大家都穿校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攀比心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同学。(故事为编造,勿与现实对号入座)

  他学习很好,而且为人很有自尊且自强。

  但是在没有校服的那段日子里,他和我们离得很远,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

  我们曾尝试着和他交朋友,但是都被他婉拒了。

  他是班上的特困生,家里只有父亲能够劳作,还有两个妹妹。

  

  或许是磨损的衣服和变换的衣服对比,让他坚强的心有了一丝涟漪。

  但在统一校服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

  整个人看着开朗了不少,和我们也是会开玩笑,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了。

  后来我曾经联系过他,说起这件事。

  他说在他看来那是漂亮的衣服,也是一层无形的保护罩。

  04

  家长省心,学生安心

  校服固定了形式,整齐划一,省去了麻烦。

  而且给人显得很有规矩和有秩序。

  毕竟上学,是为了什么?是学习。

  打扮固然重要,但在学校里,并不是主要的行为。

  

  有些学生往往会因为穿什么而感到焦虑,会觉得费劲。

  学校,也是一个教育机构,一个培育人才的地方。

  

  统一化,方便于管理。

  不要把服装的上升到思想的层次。

  是规范不是束缚。

  

  起码家长也不用为了孩子每天的搭配而焦头烂额。

  05

  明眼标识,定点搜寻

  校服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显眼。

  

  如果发生一些事情,可以比较好的进行范围固定。

  06

  改善的空间

  有很多人之所以不太想穿校服。

  一方面是爱美的年纪,觉得太丑不好看。

  另外一方面就是频繁更换,质量参差不齐,或者说是遭遇“刺客”。

  其实与其说是讨论穿不穿校服这个问题。

  更应该讨论的是如何规范校服,让它变得更好,更实惠。

  

  价格上不要盲目拔高,款式上可以尽可能向年轻人靠拢。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就曾经定制了一套校服。

  价格方面在当时我们十八线小县城来说,比较贵。

  大约是160一套,时过境迁,早已记不得具体价格。

  要知道普通的校服那个时候一套也就40或者80。

  但是看到成品之后,大家都很喜欢,比较像《一起来看流星雨》当中艾利斯顿商学院那种。

  

  而且面料还很舒服,夏天透气(里边是衬衣),冬天(自己搭配一个毛衣)穿起来也不是很冷。

  裤子也是可以根据四时变化,里边套不套保暖。

  家长和学生也不是傻,如果校服很好,很实惠。

  穿都来不及,哪会去脱呢~

  改变是去创新,而不是游离于规矩之外的出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