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爆冷放榜,我们需要选一家什么样的留学机构?
留学顾问决定下限,基础能力决定孩子的上限。今天内容有点长,但建议大家耐心看完。
美本申请多年来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每年的美本录取,都被大家称为史上最难的一年,“难”已经成为趋势。美本名校录取没有公式与标准, 每年的申请趋势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没有申请经验和及时应对调整的能力,考虑不周在所难免,DIY是对家长的智慧和孩子能力的极大考验而且还有会有较大风险,正因如此,很多美本家庭倾向于找一家专业的留学机构来辅助孩子申请。
有的家长未雨绸缪,规划意识很强,在孩子7/8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考虑给孩子了解机构,为孩子做完整的高中四年规划;现在有的家长更早,孩子五、六年级就开始关注未来的升学计划;但大部分家长是9/10年级甚至11年级,才开始了解机构。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选择两家留学机构辅助申请,比如今年一名上海被MIT录取的孩子,发现竟然有两家机构分别发出喜讯!每年美本放榜后,很多家长就开始关注名校录取的机构,关注朋友圈的各种录取喜报以及各种留学群、朋友提供的有关机构的信息、评价,追“翠录榜”(大部分是机构提供的数据,机构又可以获得曝光),了解那些被名校录取的孩子找了哪家机构,顾问给孩子提供了哪些帮助?我们是不是也要....
苦于对留学机构以及美本申请知识缺乏了解,很多家长其实很难选到帮孩子“合适”的机构。相当大一部分家长选了不靠谱或者不负责的留学机构,走了许多弯路。这类家长很大程度上因为不能正确认识孩子,无论孩子能力强弱,上来就要申藤校、前30,但看着孩子和目标的差距,又开始焦虑,很容易被过度承诺的机构收割。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理性认识孩子的条件和认清未来美本申请趋势,目标校定位合理,不急功近利,调整好自己心态,努力做好助攻和引导,提供资源和平台;孩子脚踏实地,认真规划,结果自然不会太差。在选机构的前期就需要非常明确自己的诉求,这样才能用心找到可以托付的机构。
如何看待机构的榜单?
今年美本放榜后,很多美本机构的创始人就开启了“飞行”讲座模式,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各个城市轮流举办线下讲座。前面讲了,很多家长喜欢追着榜单选机构,榜单好的机构自然是人气爆满,至少未来两年的招生都不用愁了,而榜单稍微没有那么亮眼的机构,无论怎么卖力地演讲,好像都收效甚微。
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再厉害的留学机构都不可能保证你的孩子可以被名校录取。美本录取门槛越来越高,每年放榜后机构分享出来的大部分都是名校录取的Offer,且不论真假,但哪些没发布出来的孩子收到了多少封拒信?又有多少孩子被“全聚德”?名校录取的孩子是分子,但有哪些机构愿意公布“分母”?大部分孩子是淹没在名校榜单之下的。每年招50-100名学生的机构,即使有几名学生成功申请藤校或者TOP10名校,但整体学生的录取率并不理想。很少有机构愿意分享冲藤失败的案例,即使很知名的顾问,其实这些对家长和孩子会更有启发。每一个机构藤校录取的背后,是无数个被藤校拒绝的学生在垫底。
很多机构的名校录取可能是靠学生规模一两个顶尖学生申请多所名校刷出来的。比如说,某机构今年出了1名MIT的录取,但可能还有5-6个被MIT拒的学生,但这一个MIT录取足够可以让机构到处吹嘘....尤其对于喜欢追着榜单、案例选机构的家长,这就是签单利器。
顶尖美本申请的难度肯定是逐年增加的,今年榜单好的机构能保证下一届学生榜单也很好吗?更何况很多机构榜单好,大部分是因为生源好的原因。很多家长在选择机构时,喜欢扎堆,比如北京某机构喜欢招北实验的学生,每年总有几个不错的牛娃被名校录取的榜单一发布,实验的家长便趋之若鹜,选来选去总在几个有限的机构里面做选择。可是北京有2000多家机构啊,为什么要把孩子框在这么少几家机构里面呢?再比如上海平和、包玉刚的家长选择机构也同样如此,据我所知,好几家机构就专注深耕这几所头部学校的孩子,造成孩子在学校里卷一遍,到了机构再卷一遍!
很多机构为了自己的榜单好看,会分配最优秀的顾问去服务顶尖的学生,所谓“打榜单”。同一家机构有多名留学顾问,顾问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留学顾问的确有很多年的申请经验,有的可能是刚入行几年的新顾问(这一点在规模较大的留学机构里面很常见,甚至服务3/4年的顾问都开始做讲座了),现在美本顾问越来越难招,遇到好顾问太难了。在选择机构的时候,要想清楚你的孩子在这家机构里面,属于“陪跑型”还是重点“培养”型?跟机构其他孩子相比处于什么位置,机构会不会分配最好的顾问和资源给你的孩子,会不会满足你的需要,能投入多少精力在前期规划和申请各项环节的细节把控上。选择美本的家庭大部分是不差钱的,但也没有必要花冤枉钱,更没有必要去受冤枉气。
应该选什么样的机构?
有的机构虚构榜单,最常见的是虚构美高孩子的名校录取,不敢说出录取学生的具体学校名称;有些机构低价签单,然后高价推其他服务;有些机构一个顾问带几十名学生,做不到个性化;有的创始人基本不带学生,机构却以他的背景招生;有的机构没有主申顾问,各个顾问流水线作业;有的机构强调线下服务,但也做不出很好的规划;有些机构偏向美高学生,有的机构喜欢头部国际部的学生;有的机构创始人对外宣称每届带5个左右,但实际上至少10个往上走;有些机构顾问比较有教育情怀,有些机构服务水平一般;有些机构很实在(不会主动推科研及其他服务),但规划和专业能力较弱......大家都知道要找理念相符、负责、专业、口碑好的机构,但究竟该怎么选?
1.申请理念匹配很重要。没有特点的美本机构现在已经很难生存了!每家机构都有自己所谓的申请理念,机构的理念是否和孩子匹配?是不是家长想要的培养方向?才是第一重要的关键问题,顾问和家长、孩子三者互相看对眼,性格、目标匹配,才有接下来帮助孩子提升的可能。
2.考察机构顾问的擅长领域。术业有专攻,人总是精力有限,比如一名从事美本申请10年的留学顾问,虽然理工文商都做过成功案例,但最擅长的还是理工科申请。一个顾问如果擅长某个领域,那么在这个方面的案例就会比较多,更容易确保申请质量。很多机构往往直接晒名校录取榜单,但往往没有晒学生录取的专业,其实藤校录取的孩子很多是冷门专业,比如上海平和今年被哈佛录取的学生是语言学专业,没有说语言学不好的意思,只是要找到和孩子未来专业匹配的就是最理想的顾问。
3.考察顾问的专业水平。选择留学机构,很大程度上跟机构好坏无关,跟服务的留学顾问发生直接关系,我们一定要清楚顾问才是关键。顾问专业,人品好,咨询质量才好。有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聊几家,多问问题。从孩子目前的条件出发,问顾问专业的问题,比如以孩子现在的条件,申请什么层次的大学比较合理?孩子目前做的活动有哪些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原因在哪?如果签约的话,会从哪些部分开始规划?再比如选校、选专业及未来就业方向的问题?深入交流顾问以前的学生案例(多问细节)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重点关注沟通下来的感受,多了解几家就能分辨出优劣了。
千万记得别问那些很虚的问题,比如服务过多少孩子进入TOP30的大学/藤校?我的孩子进入TOP30有没有保证?等等类似的问题,顾问随便编个数字或者讲个故事都能把你忽悠过去,这些都是人家的常规话术,而且我遇到过很多很擅长讲故事的顾问。你一张嘴,顾问就知道你属于容易被忽悠的那一类,另外,问这些问题其实毫无意义,多问一些对你有帮助的问题,还能从中学习申请知识。但有个前提是,家长一定要做足功课,对美本申请有一定了解,否则顾问给你讲的云里雾里,还是无从判断。
此外,顾问在分享案例时,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比如某学生的申请条件,正常情况可以申请到排名前20名的大学,但是他们帮助学生申请到斯坦福、宾大等顶尖名校,这样的案例有吗?可能真的有,但运气成分太多了。不要迷信极端的案例。美本申请是玄学,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顾问只能称之为顶级的留学顾问,这样的美本顾问在整个留学行业中存在,但可能只有1%,第一具有独立指导能力,且辅导的大量学生能够收获常青藤大学录取;第二:能够辅导普通的学生拿到不普通的美国大学录取。但这样的顾问实在太少了,而且你的孩子条件又不一定具备,听听就罢了。
4.考察顾问的负责程度。这里指的不只是顾问接待时的热情度,而是顾问的敬业精神,这个很重要,顾问专业水平再高,规划服务或申请过程不负责,或者只对重点学生负责,对孩子意义就不大,你的孩子很可能成为陪跑。机构顾问的负责程度是申请质量的基本保证。人的性格和谈吐,是由阅历和经历赋予的,所以家长在和顾问聊天的时候,可以试着问下他们的过往工作或者学习经历。
5.考察口碑及满意度。考察机构和服务顾问的学生满意度高,当然不要太片面。机构的满意度高,说明顾问服务学生的申请结果好,沟通能力强,服务意识到位。只听一个家长说顾问好还不够,最好多听几个服务过的家长的真实评价,而且要细到哪个顾问好?如果很多家长都愿意主动为一家机构背书,那么除了机构本身的申请质量过硬之外,说明家长认同这家机构的理念。有的家长其实不大懂,申请结果好就觉得顾问好,这会造成严重的误导。口碑不仅是录取结果,更多是服务过程中的用心程度。
6.你的孩子目标校在什么梯队,准备申请什么专业?这个很重要。如果孩子准备申请哈耶普斯麻这类大藤,那最好选择头部的顾问,小而精的机构的创始人是你首选。如果孩子准备爬藤,或者准备申请TOP20的院校,那么6-8年以上经验左右的顾问是你可以考虑的。这些年,随着美本申请的极端内卷和高收益以及就业形势等等,很多机构吸纳了在美国读本科的学生加入顾问大军,不要迷信美本毕业的顾问做申请就一定做得好,我遇到过康奈尔本科毕业的顾问,写的文书被国内顾问嗤之以鼻。这种情况很常见。
7.如果申请TOP30到TOP50的院校 小而精的机构是你首选,基本上这类机构的TOP30录取率很高。如果TOP50以后的院校,除了个别竞争非常激烈的专业,比如CS,选择大机构就可以了,费用低,也没有必要再去选小机构浪费钱。或者自己DIY也是可以的
8.学校升学顾问的建议有选择地听。利用好学校资源很重要,有些学校升学顾问甚至比留学顾问的作用还大,许多学校匹配有优秀的校内顾问,但也有很多很多学校其实是没有能力或者说没有精力辅助那么多学生申请的。况且,很多学校升学老师也是校外机构的渠道供应商,注意仔细甄别。美国高中的升学顾问一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们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孩子对名校这么执着。
9.如果机构聊下来后觉得比较满意,签约前一定要确定主申顾问,明确顾问离职怎么办,更换不专业或不满意的顾问怎么办?顺便侧面了解一下机构的顾问离职率(顾问离职率高说明机构的经营和管理遇到问题,而且换顾问的风险很高)。合同里标记清楚,在出现顾问离职或其他原因无法持续服务的时候,掌握主动权。如果发现顾问签约后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回答问题总是有重大明显的错误,微信半天不回,那十有八九你是碰到了“劣质”顾问,再或者,顾问老师不专业,比如TOP30大学的哪些有商学院他都讲不清楚,那这个时候别怕麻烦,要及时止损,果断换机构/顾问。
最后总结一下,美本申请如何选机构?
1、相比仅关注每年留学机构的录取榜单,家长更应该了解机构的学生规模。相对于公布录取Offer数量,很少有机构会公布精准的被藤校录取的学生人数。甚至很多机构不会透露学生所在高中和具体申请条件,这样的机构更要谨慎是否造假,否则孩子可能成为陪跑的“分母”。因此Jam爸爸建议选择一年只招20-50人左右,但每年能录取到几个大藤、TOP20录取率很高的小而精的专注美本申请的机构才是首选。2、不要选好机构以后就不管了。留学机构并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要正确认识机构的作用,并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孩子被名校录取,一定是家庭、顾问、学校三方综合作用的结果。好的顾问不一定轮到你的孩子,所以签合同时一定要注明用哪个顾问帮助孩子申请,如果顾问离职有哪些对策?防止被机构随便分配一名申请经验较浅、没有多少成功案例的顾问老师。3、认真了解机构每个顾问带的学生上限。如果一个机构只有一名“主申顾问”,而且是一个顾问服务几十名应届学生,那应该不是你的首选。如果一名顾问在一个申请季的服务学生超过13个(极限),你觉得他会对你的孩子很用心吗?他会记得你的孩子特质和个性特长吗?况且他手上还有很多从8年到11年级几十名需要需要规划指导,根本做不到个性化。4、文书顾问的工作经验和水平尤其值得关注。有社会阅历,经验丰富的顾问(最好同时对中西方文化都很熟悉)使文书思路更开阔,思想深度和高度也不一样。此外,可以多侧面了解其以往指导的学生体验及最终申请结果,谨慎选择。因为到了申请季,文书老师的作用会被无限放大。5.签约前一定要让孩子直接接触主申顾问,跟顾问深度交流一次。不要只是家长去聊,要带上孩子一起和顾问聊。不过最多聊个6-7家机构就可以了,太多了容易眼花缭乱,反而产生选择障碍,孩子也会厌倦。
6.不要盲目认为有外籍顾问的机构或者美国本地的华裔独立顾问就很专业。很多外籍顾问或者华裔顾问并不了解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甚至还有些美国本土机构盲目地贬低国内家长和孩子(具体就不说名字了),也并不理解国内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孩子所在高中历年的录取和倾向、竞争惨烈程度等,他们可能对美国的学生更熟悉,且大部分名校的榜单都是美国白人学生产生的,根本无法追溯。
7.遇到盲目扩张,做大的机构要慎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生源质量和教师质量,哈佛、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MIT等顶级名校每年面向全球招收极少数优秀学生,国内的顶级国际校或国际部也是如此,很多机构在刚刚创始3-5年,口碑还没做好,根基不稳,就满脑子想着做大、扩张、甚至做上市规划。这类以盈利为核心,缺乏教育情怀的机构慎选!
8.不要迷信名校招生官。很多留学机构喜欢打着“与名校招生官面对面”的旗号吸引家长和学生前来咨询,以前很多家长还会把有没有前名校招生官作为衡量一家机构高大上与否的重要标准。首先不说招生官有没有指导学生的经验,能否真的有实力帮助孩子,而且你所见到的所谓“大名鼎鼎”的招生官,很有可能是假的,有的甚至连校友都算不上。其实就算是真的招生官,可能只是负责招生申请中的一小部分工作,最大程度上也充其量只了解一所学校的一小部分录取要求,而且名校招生官很稳定的,极少会离职。所以,一旦遇到打着名校招生官宣传的机构,直接跳过,聊都不要聊,这是赤裸裸地欺骗家长。
9.千万不要看公众号文章选机构,很多自媒体公众号和机构合作,经常会出一些推荐"藤校收割机“的机构宣传文章。如果真的是“藤校收割机”,还愁招不到学生吗?某大神级顾问,就算每年申请费用100万以上,还是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如果真的是“藤校收割机”就不会在这里做广告了!知名度越高、广告次数越多的机构,越是要慎选!此外,一家机构或顾问的文章写的好不好,只是说明机构请的公众号小编水平不错,和机构及顾问没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一个顾问经常更新文章,他还有精力去指导你的孩子吗?
10.千万不要听几场讲座或者一两个家长朋友的介绍,就匆匆定下机构,可能决定孩子未来申请命运的安排,千万别这么轻易决定。
一个好的留学机构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1.大部分顾问都有丰富的申请知识和经验,了解美国大学及美国社会背景和文化,能精准地捕捉美本申请的细微变化,给予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申请建议和指导;2.大部分顾问富有责任心,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及时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准确而可靠的留学信息,能够不厌其烦地为家长和孩子答疑解惑;3.顾问具备个性化服务能力和精力,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申请方案和未来发展规划,不一味引导家长追求高排名,而是提供真实可行的建议;4.高度诚实、守信,不夸大,不弄虚作假,录取榜单及学生案例真实,信息公开透明,不主动推荐任何额外服务,不隐瞒任何隐性费用,不以低价签约强推给孩子申请帮助不大的项目等等。
想起马云今年在云谷学校演讲时所说,机构(国际学校)并不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不是付了费就会收到名校录取的地方(原话:不是交钱了就帮你培养出比尔盖茨或者王坚院士),一定要端正心态。选择机构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一旦选错机构,随后很多事情都会直接被改变了。很可能让孩子走上一条弯路,而弯路再想直回来,成本就很高了。
美本申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孩子9年级签约机构,那就要跟留学顾问相处三年,所以是否投缘,孩子对顾问是否认同,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有些孩子适合鼓励型的顾问,有些孩子适合严谨型的顾问,不同孩子的需求不一样。家长可以在与顾问的沟通过程中利用自己的阅历去判断顾问的品格、敬业精神、负责程度以及性格等方面的情况。最后,结合家长和孩子综合交流后得出最后的判断,这样挑到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顾问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最后,一旦选好了机构,就要信任孩子、信任顾问,然后静待花开,经久的沉淀和积累终会绚烂绽放。今天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踩一些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