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队伍演变为“娘子军”的背后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一首经典的红色娘子军连歌,铿锵有力,优美动人,超级好听。当年海南红军琼崖纵队的红色娘子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洪常青是娘子军连的党代表,是连队唯一的男性。

  从九十年代末期起,中小学教师队伍演变为娘子军,并且迅速扩充为女子集团军。男教师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中小学教师队伍早就明显呈现出阴盛阳衰。

  清一色的“娘子军”。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小学男教师占比为28.83%,初中男教师占比为41.19%,高中男教师占比为44.37%,至于幼儿园男幼师的比例,更是不足总数的3%。近两年来,男教师比例还在下降。

  女教师风采

  现在的教师队伍,绝对可以说得上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娘子军”教书育人,虽然具有

  一定的优势,但弊端也不少,如学生缺少阳刚之气,“娘娘腔”、“伪娘”、“娘炮”等现象凸显。

  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阴阳失衡,也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那么,中小学教师队伍扩充成清一色娘子军的背后,其内幕到底是什么?

  有不少网友对此发表文章说,是因为教师待遇差,社会地位低,男的不能养家糊口,所以男生大部分不愿报考教师。这个观点如果放在八十年代教师收入极低的大背景下,我完全赞同。八十年代初期,中小学教师月工资只有40多元。但即使待遇如此之低,当时我们读师范院校的,每班男生人数还是远超女生。当然,八十年代有不少男教师纷纷“跳槽”到了行政部门,另一部分男教师“下海”冲浪。但当时总体来说,男教师数量还是超过女教师。所以,有不少网友认为教师工资低,是造成教师队伍演变为娘子军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敢苟同。这也是说不过去的理由。

  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调。

  因为事实上,近十年来,中小学教师工资连年上涨,且增幅不小。现在刚参加工作的在编教师,每年总收入一般不少于12万元,虽然不算很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招聘在编教师时,因男生平时学习不刻苦,考不过女生,所以男教师数量就少。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据我们调查,教育局、人社局为了多招聘男教师,在个别教育岗位上还专门为男性考生降低了录取分数线,但因报考教师的男生太少,最终无果。

  现在中小学代课准备考编的临聘教师中,男性本身就很少,每年在编教师招聘报考的男性考生真的少得可怜。

  因为,大部分男性不愿意到中小学校当教师。

  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工作太辛苦。尤其是中学教师,不仅白天要上课、批改作业,晚上还要在教室里守晚自习。“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晚”。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应付形形色色的检查,承揽外单位“搭车”的、与教学无关的种种杂事。从早到晚,忙得够呛!

  二是男生性格刚强,不愿跪着当教师。今非昔比,娇生惯养的子女太多,特别顽皮的“小皇帝”,加上为子女护短的家长们,都是难缠的主。如果惩戒违纪违规的“小皇帝”,那些“太上皇”、“皇太后”们轻则上门兴师问罪,重则到教育局告“恶状”,不良媒体和“黑律师”皆助纣为虐,教师如履薄冰。只能“躺平”成为佛系教师,委曲求全,忍辱负重,跪着教书。

  三是中小学应试教育泛滥成灾。男性教师与“娘子军”共事,内卷严重 。“娘子军”泼辣,争强好胜,上课拖堂,争课时,婆婆妈妈……让男教师疲惫不堪,甘拜下风。加之如今开始盛行“末位淘汰制”,实施教师退出机制,教师铁饭碗随时可能被人砸烂,这一行业对男性而言更没有吸引力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