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是老师用他们优秀的言传身教,填充了无数学生的梦想与希望。“教师博雅”推出“师说”专栏,听老师们讲述“教”与“学”的动人故事。
班主任老宋
文 / 陈显
单位 / 上海海事大学
老宋,一个亲切而熟悉的称呼。
高一入校的第一天,经过志愿者的导向,我来到高一(5)班的教室,就看到一位肤色棕黄的高个子中年男子——他身着淡绿色的长袖衬衣,显得皮肤愈加黝黑。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了。经过他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得知他是一位化学老师。
老宋心中有学生。他爱护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他为每一位同学过生日,帮助忘记携带学生卡的同学买午饭。老宋购买了一个奖杯,还定制了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姓名贴。他说,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会一点点发掘出大家的优点,给予表彰,并把每一位同学的名字贴在这个奖杯上。
“叮铃铃……”响声响起,我们知道这是老宋行走在走廊上,这是他腰间的钥匙相互碰撞发出的好听、清脆的声音。放学后的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借着微弱的灯光写作业,此时,老宋也在只有他一个人的办公室里陪伴着我。只不过,这天钥匙的声音有些急促,老宋抿着嘴巴出现在教室门口,右手食指渗出鲜血。我见状,立刻从书包里掏出创可贴,老宋一边包扎伤口一边解释:“我用小刀裁姓名贴,正欣赏自己裁得那样仔细、整齐,却忘记把美工刀合上了,反而把它当做一支笔,压在了手指上……”
老宋教“生”有方,为了鼓励高一时候顽皮的我们全身心投入学习,他创设了许多激励机制。每一次考试成绩公布后,他会按照排名与进步幅度安排优胜奖以及进步奖,并颁发奖状和奖品,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得到一份荣誉。为了鼓励同学们上课积极提问,他叮嘱学习委员在每节课下课时,把花名册递给任课老师,请任课老师为表现好的同学加盖小印章。虽然看起来有些幼稚,但在当时真的有很好的效果。
高二时,他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每位同学都非常伤心。他作为教导处主任,主抓学生日常行为状况,常常忙到来不及吃饭。我们也很少能见到他,只是偶尔在大课间跑操时会看到他身着千年不变的墨绿色外套,将两只手抄进口袋里,在寒风中佝偻着身子行走在操场上。寒风呼啸,吹起他额前的青丝,我这才发现他青丝的下面埋藏了许许多多的白发。风中的他显得十分苍老,真让人心疼。
因为老宋,因为高中的每一位老师,毕业后,我偶尔也会回到学校看看老师们。飞扬跋扈的高中时代,最令人怀恋。
编辑:马晓敏
上观号作者:教师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