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乐了,“工作时间”或将改变,公务员心里却不平衡了

  教育部发布通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中小学教师,可以不再按照“996”或“955”用工制度来执行。这件事情引起了教师们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老师们表示非常欣喜,同时也有一些公务员表达了不满。

  

  教师们的欣喜,源于他们多年以来的呼吁。教师作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重要工作人员,其工作量、工作难度以及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往往还需要倾注大量心力和耐心,因此希望得到相应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也是非常正常的。

  而如今这份通知的出台,为教师们开创了更加宽松、人性化的用工政策,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无疑是一件利好消息。

  

  然而,公务员却对此表示不满。这种情况,一方面体现了不同职业之间的不公平,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公务员们平日里的惯性思维。事实上,与教师相比,公务员们的工作压力、工作量、工作内容要远远小于教师们。

  那么,既然工作量、工作压力相差如此悬殊,他们所得到的收入待遇也当然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公众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公务员凭什么不满?

  

  从更大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人们的某种消极心态在作祟。在我看来,公务员们应该换一种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不是在针对其他职业羡慕嫉妒恨,而是应该积极地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提升。通过提高自身技能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职称,公务员们也可以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这种积极的心态,是公务员们应该拥有的。

  

  总之,对于教师“工作时间”的变化,我们应该是支持和欢迎的。同时,对于公务员的心态问题,我们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它所蕴含的问题,在不断进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不断进取,才是我们作为职业人所应有的态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