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质性研究

  原标题: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质性研究

  蓝色字体,关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质性研究 喇昶旭 1 赵斌 1 马秀杰 1, 2*

  1. 成都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

  2. 成都体育学院 中华国术院

  摘要:运用NVivo 12.0 Plus处理软件对英国本土太极拳传播者即本土“桥联群体”的访谈文本进行扎根分析,经过3轮编码建构了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1)英国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主要由动作纹理、功能纹理与文化纹理3项主范畴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的阐释框架;2)太极拳动作纹理包含2个副范畴,分别是动作美观与易学易练;3)太极拳功能纹理主要有显功能与潜功能2部分构成;4)太极拳文化纹理主范畴主要由历史认知与哲学认知2个副范畴构成;探讨了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的地方性阐释框架和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逻辑理路,从而提出了重视具身认知、开发多元功能、促进意识转变等我国未来太极拳跨文化“在地化”传播实践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太极拳;桥联群体;跨文化传播;在地化;深度纹理;传播策略

  太极拳作为中国本土体育文化的代表是当前全球范围内传播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柔和的身体形态和独特的健身形式备受国内外学者 的关注,有西方学者提出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很强的“中国本土性”文化象征(Bowman,2015;Frank,2006)。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太极拳在我国文化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得愈发重要。有西方学者表示,中国的太极拳作为非西方话语下的本土体育文化正在成为中国文化公共外交与中国国际关系中极为重视的一环(Alexandra,2008;Eperjesi,2004)。由此可见,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土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推动本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意义重大。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与意识形态下的异质文化碰撞、融通与再生产的文化互动过程,也是太极拳文化“普惠共享价值”与异地文化多元互补与“公共商谈”(尤尔根·哈贝马斯,2018a,2018b)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行为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影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效果的“人”因素。以往有关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已基本具备文化自知的中国本土太极拳传播者群体或尚未形成太极拳文化身份认同的“他文化”地区受传者群体(陈著 等,2021;韩晓明 等,2018;宋清华 等,2018),相对忽视了“传”与“受”群体本身所具备的多元、易变及创造特质(Bowman,2016;Rancière,1991),未充分梳理清不同文化身份间对话与认同机制,加剧了传播实践中传、受者双方沟通信息的不对称,阻碍了跨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

  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人类是站在自己亲手编织的网络中的动物(Geertz,1973)。而这些所谓的意义网络就是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一方面传播主体为了沿着网络中的丝线到达异文化地区受众的“网络中心”,减弱跨文化冲突,就需要为异质文化“编织”(weaving)一系列符合当地文化特质的知识结构(texture of knowledge)作为受众接纳外来文化的支撑与框架。这类为外来异质文化实体编织新的形象、概念与修辞等“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的形式与编织框架的机理就被定义为“深度纹理”(depth of texture)(Bowman 等,2021;Bowman,2020;Krug,2001)。另一方面,为了找寻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共享意义与差异性文本,作为局外人就必须要找出不同意义网络联结在一起的共同阐释,而最符合这个目标的研究群体就是那些同时内化了2种不同文化图式的“双重文化人”群体(biculturals)(田浩 等,2020;赵云泽 等,2015;Benet-Martínez et al.,2002)。这一群体随着跨文化传播进程的推进,不仅实现了由异文化受众至新兴在地传播者的历时性角色转换,也“编织”起了自身对外来文化理解图式的意义网络,具备跨文化融通与联结的作用,所以已有学者展开了对跨文化传播情境下起“桥联或桥梁、桥接”(bridge/bridging)作用的“双重文化人”群体的研究(Langmia et al.,2007;Lee,2006;Thomas et al.,2010)。

  综上,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英国本土太极拳传播者定义为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运用NVivo 12.0 Plus 质性研究软件对50名英国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的访谈内容进行文本编码与分析,旨在探讨这一群体是如何将太极拳进行本土化的解构、重组与融合,理清他们“编织”太极拳“深度纹理”的机理以及如何构建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质的知识结构。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英国太极拳本土传播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一是基于拉扎斯菲尔德的“意见领袖”理论。在“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传播模式中,媒介只是完成信息传送/传输的功能,真正影响传播效果与功能的是“意见领袖”,太极拳英国本土传播者正是太极拳在域外传播过程中具有“桥联或桥梁、桥接”作用的“意见领袖”,对此开展研究能更好地丰富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的“意见领袖”理论。

  二是基于一次学术研讨后对武术“本土传播者”研究重视的抉择。2019年7月,作者与英国武术研究者探讨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柔道、剑道以及韩国跆拳道的国际化、全球化程度时,西方学者多认为日本空手道、柔道等的国际化程度最高,韩国跆拳道次之,而中国武术最低。经与西方学者讨论,本研究认为其原因主要为:1)中国武术是一项庞大的多拳种系统,难以像日本的柔道、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相对简单明了、成体系、易推广,这也是其能够进入奥运会的原因之一。2)中国武术文化的公共文化外交政策实施相对较晚。3)中国武术本土传播的参与比例远少于日本与韩国。德国刀刃博物馆(Deutsches Klingenmuseum)原副馆长Sixt Wetzler表示在德国的中国武术馆90%以上的教练或经营者是中国人,而日本武术馆和韩国武术馆的教练或经营者90%以上是德国人(Ma et al.,2019)。可见在德国,中国武术还处于自我推广的过程,而韩国和日本的武术已经与当地文化融合协同发展,是本土传播者的一项工作。4)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虽然掀起了“功夫热潮”使西方对中国武术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但由于我国当时对外文化交流相对匮乏,而李小龙掀起的“功夫热潮”实质是为“东方武术”做了极大的宣传。这也许是日本、韩国武术国际化程度高于中国的另一重要原因(马秀杰 等,2020)。

  综上,中国武术的国际化程度落后于日本与韩国同类武道项目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明确的是本土“桥联群体”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是重要因素之一,故本研究选择国际传播广、受众多且入围世界非遗名录的太极拳项目的本土“桥联群体”为研究对象进行质性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英国太极拳与气功联合会(Tai Chi & Qigong Union for Great Britain)出版的《太极拳与东方武术》( Tai Chi Chuan & Oriental Arts )杂志中的“寻访太极拳师”(Meet the Teacher)板块内容为原始资料。另外,本研究出发点是对英国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进行研究,所以对原始资料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筛选,筛选原则为:1)英国籍本土太极拳传播者;2)习练、教授太极拳在10年以上;3)具备英国太极拳与气功联合会教练认证。经过筛选与整理,共形成了50篇共计120 443字的访谈文本作为本研究的原始资料。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英国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的访谈文本进行了分析,自下而上地对原始资料进行了开放性、主轴式和选择性三级编码提取核心概念,构建出了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模型(图1)。采用澳大利亚QSR公司开发的NVivo 12.0 Plus文字处理软件作为编码与分析的工具。

  

  图1本研究中扎根理论方法研究路线图

  Figure 1The Research Roadmap of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thod of the Research

  1.3 研究分析过程

  根据研究目的,对确定的50名传播 、教授太极拳的英国本土桥联者以编号(T01~T50)命名。后将50份原始文件导入NVivo 12 Plus 软件逐步进行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编码。

  1.3.1 开放性编码

  根据扎根理论原理,本阶段编码要先通过切割和分解的方法建立、整理初始概念和类属、再进一步分解、提炼交叉出现的类属,聚类等相关概念,实现概念范畴化(刘兰娟 等,2018),并尽量“悬置前设,保持开放的思维”(陈向明,2015)。此阶段首先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原始文本进行逐行逐句的多次编码,并删除频率少于2次无法进行范畴化的概念,共得到了248个概念,然后再对概念进行归纳组合得到了18个下级范畴(表1)。

  表1 开放性编码形成的结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Open Coding

  

  注:限于篇幅,略去A07~A18等其他11个范畴的原始文本示例与范畴化编码内容。

  1.3.2 主轴式编码

  主轴编码又称关联性编码,是在开放性 编码的基础上分析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系(佘廉 等,2012)。本研究通过归纳与演绎思维将开放性编码形成的18个下级范畴归纳为:太极拳动作美观、太极拳动作易学易练、太极拳历史认知、太极拳哲学认知、太极拳显功能、太极拳潜功能6个副范畴和太极拳动作纹理、太极拳文化纹理、太极拳功能纹理3个主范畴(表2)。

  表2 主轴式编码形成的结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Axial Coding

  

  1.3.3 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阶段需要对主轴式编码所形成的各范畴进行“精加工”,提炼出具备统领性的核心范畴,并对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联途径进行深入探究,使已提出的各范畴围绕核心范畴进行合并与融合,形成一条完整的“故事线”。本研究以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为核心范畴,通过主轴编码形成的6个副范畴与3个主范畴及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框架(图2)。其内涵为:太极拳动作纹理、太极拳功能纹理、太极拳文化纹理3项主范畴,其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了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其中,太极拳动作形式优美与太极拳易学易练2项副范畴共同构成了太极拳动作纹理;太极拳哲学认知、太极拳历史认知2项副范畴共同构成了太极拳文化纹理;太极拳显功能与潜功能共同构成了太极拳功能纹理。

  

  图2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理论模型

  Figure 2“ Depth of Texture” Theoretical Model of Taiji Quan of Local “ Bridging Groups”

  1.3.4 资料饱和度检验

  资料饱和度检验是评判质性研究质量 的重要准则(Hennink et al.,2017),恰当地使用资料饱和标准可以显著提高质性研究的质量,如严谨性、信效度等(Hennink et al.,2019;O’Reilly et al.,2013;Sim et al.,2018)。按照理论饱和原则,应随机抽取1/3样本资料验证其理论饱和度(常亮,2017)。因此,本研究在3轮编码结束后随机抽取16份原始资料进行了新一轮编码未出现新的概念与范畴,说明本研究前述的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理论模型已达到理论饱和。

  2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理论模型的阐释

  2.1 太极拳动作纹理阐释

  经过3轮编码将有关太极拳外在动作形式的原始资料编码凝练为太极拳动作美观与太极拳动作易学易练两大副范畴,两者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主范畴——太极拳动作纹理。

  2.1.1 太极拳动作美观

  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静如山岳、动若山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均体现了太极拳的造型美、结构美、协调美与和谐美。依据编码内容发现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动作形式优美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太极拳的动作优雅协调、炼神聚念、舒展流畅三大类。

  依据美学分类标准(李戎,1999),这3类下级范畴实质上是“桥联群体”所感知到的“形式美”。而这种具有东方韵味的“形式美”与格式塔心理美学所认为美的连续、完整、和谐三要素间具备着天然的耦合性。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类追求动态平衡,有生命活力的平衡,因而造成了一切完形的两大特征,或者说两大原则:简化与张力(张法,2007),即以尽量少的结构特征将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并在动态平衡中展现形式的表现性与运动性,从而给予人“美”的享受。

  在“简化”的层面,一位“郑子简化37式太极拳”的习练者(T43)谈到:“20多岁时,我遇到了一位女士,她60多岁,患有关节炎,但她在简单的太极动作中却表现得如此优雅、平衡,似乎忘却了疼痛。”太极拳精神层面的“心静”“气敛”“神聚”与动作层面的“身灵”“劲整”合二为一,从而构成了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T11在访谈中说到:“看到一个身强体壮的武术大师做一件如此优雅、精神内敛且平静的事情,真是令人敬畏!”实质上,习练太极拳的过程是自我调节与适应的过程,其中伴随着紧张至松弛,不平衡至平衡,不稳定至稳定的趋向。这种趋向不仅体现在习练者外部肢体协调与平衡能力的调节与适应过程,也体现在其精神与心灵的调节与适应过程。而在这个复杂的调节适应过程中,便产生出了“完形”的另一特征——张力。张力的作用使内外活动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使外部的“肢体协调”与内部的“意气动荡”在运动中趋于和谐,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格式塔(吴庆华,1994)。

  综上,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关于太极拳“形式优美”的实质是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外部动作形式与内部精神状态主动平衡过程中所产生复杂“张力”的审美享受与连续、完整、和谐“格式塔”的审美愉悦。

  2.1.2 太极拳易学易练

  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易学易练”副范畴由太极拳动作难度较低、太极拳运动强度较小与场地器械要求较低3个下级范畴构成。

  关于“太极拳动作难度较低”,T47说:“太极拳之所以吸引很多人练习,是因为它入门难度低,且运动伤害的风险低。”这反映了太极拳轻匀慢柔的动作形式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初学者门槛相对较低,对习练者身体条件的限制较少。关于“太极拳运动强度较低”(适合运动损伤人群),T12谈到:“我在练习太极拳之前已经练了21年松涛馆空手道并且热衷于健身房的力量训练,但在车祸受伤后,我发现这些类型的运动对我颈椎的压力都太大了。”太极拳练习对场地、器材包括服饰的要求不是很高,这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原因之一,也是相较于其他大众健身项目更易传播的优势所在(郑文海 等,2011)。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太极拳也因为这一优势在无形中降低了习练者的准入门槛,扩大了受众范围。基于这一点,T08谈到:“练习太极拳不需要特殊的设施与昂贵的会员费。”T30说“练习太极拳很方便,不需要任何工具和设备,我可以随时随地练习。”

  2.2 太极拳功能纹理阐释

  在对原始资料进行第一轮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形成了改善生理健康、改善心理健康、武术技击功能、强化身份认同、维系社会情感、培育文化认同6个有关于太极拳功能的下级范畴。依据结构功能社会学派代表人物默顿所提出的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罗伯特·K·默顿,2015),将改善生理健康、改善心理健康、武术技击功能3项副范畴划分为习练太极拳的“显功能”,即能够被受众预料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将强化身份认同、维系社会情感、培育文化认同3项副范畴划分为习练太极拳行为的“潜功能”,即未被受众预料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显功能”与“潜功能”2项副范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功能纹理。

  2.2.1 太极拳“显功能”

  1)改善生理健康。近年来,一些已发表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例如:改善平衡能力(Zhong et al., 2020)、辅助治疗糖尿病(Chao et al.,2018)、缓解慢性疼痛(Kong et al.,2016)、肌纤维疼痛(Cheng et al.,2019)、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心肺功能(Guo et al.,2016)、增强帕金森患者运动能力(Song et al.,2017)等。在本研究有关习练太极拳促进身体健康的原始资料中,T19谈到:“毫无疑问太极拳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健康。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练习太极拳的确可以有效改善健康状态。”也有被访谈者谈到太极拳有效改善了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比如平衡能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如T18说:“太极拳是保持健康的方式,它可以同时改善有氧能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在一项关于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干预对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荟萃分析中指出,习练太极拳与气功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Oh et al.,2020),关于这一点,T13说:“练习太极拳让我免疫系统更强大,我虽然已经70岁了,却充满活力,很少生病或感冒。”太极拳还对生理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尤其对慢性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辅助疗效(姜娟 等,2018)。对此T09谈到:“总的来说,太极拳是最好的锻炼形式之一,尤其是对慢性疾病的康复有一定助益作用。”除此之外,也有受访者表示通过习练太极拳可以增强参与其他运动时的能力,如T34谈到:“我是练外家拳的,最初是把太极拳当作一种交叉训练的方式,从而增加我的柔韧性和松弛度。”综上,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改善生理健康功能的认识主要由保持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加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生理疾病康复与增强运动表现能力5类组成。

  2)改善心理健康。有研究已证实习练太极拳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对抑郁、焦虑等症状有缓解作用(Li et al.,2020;Zhang et al.,2021),并具有提升主观幸福感(Chan et al.,2016)、调节不良情绪(Liu et al.,2018)等作用。本研究中的原始资料也体现出了太极拳对心理健康改善有积极作用的内容。例如,在稳定情绪方面,T50说:“练习太极拳6个月后,我发现情绪比以往更加平静了,大脑中原本喋喋不休的那些噪音突然就消失了。”还有受访者表示练习太极拳可以舒缓压力,如T25说:“太极拳帮助我应对生活、工作中的挑战,并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一个短暂的假期,来反思自己与释放压力。”同时,还有访谈者谈到练习太极拳让自身感觉更加乐观,并能使人变得自信。T33说:“太极拳让我变得自信,在遇到困难时给予了我平和与稳定的心态以及新的机会。”习练太极拳要求持续关注身体的姿态调整与呼吸控制,并强调“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即注意力集中、情绪平稳、动作柔和。这一系列要求使习练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修养,能够以专注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与工作重的挑战,如T16说:“太极拳让我变得更加专注,集中精力地去开发我的全部潜力。”综上,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习练太极拳的心理健康作用的认识主要体现为稳定情绪、舒缓压力、提升自信与集中注意力。

  3)武术技击功能。太极拳源于武术,崇尚以柔克刚、借力用力、后发制人,这与先秦庄子曾提出的“以巧斗力”思想一脉相承,与明代形成的“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的内家拳遵循几近相同的技击战略(杨建英等,2017),体现了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精粹在技击性上的不懈追求。同时,作为武术项目的一种,也有学者认为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是海外传播的重要动力因素(马秀杰 等,2020)。探其缘由,一方面是源于追求“技击”功能为主的武当太极拳在英国拥有较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太极拳与气功联合会前主席Dan Docherty对太极拳“技击性”功能的推广与传播。在本研究的原始资料中,也发现了本土传播者对太极拳“技击”功能追求的内容。如T08说:“太极拳还是一种自卫技巧,可以增强自尊与自信。”除此之外,也有原始资料显示有一部分习练者最初练习了其他类型的武术项目,后因兴趣、伤病等主客观因素转而学习太极拳的经历。如T28说:“我一直对武术很感兴趣,最初曾花了1年半学习松涛馆空手道和功夫。除了武术本身,我也对它蕴含的哲学性质与智慧感兴趣,于是买了1本有关太极的书,后来就开始习练太极拳了。”综上,本研究认为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习练太极拳的武术技击功能的认知主要体现为安全防卫的需要与其他武术的迁移2个方面。

  2.2.2 太极拳“潜功能”

  太极拳除了有习练者所预料到的改善健康与武术技击的“显功能”之外,还包括习练者自身无意识并不可预期的“潜功能”,即将作为“符号”的太极拳通过习练、比赛、教学、展演等行为的“仪式化”表征,负载以“阴阳辩证”“天人合一”“以柔克刚”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隐喻表达,起到强化身份认同、培育文化认同、维系社会情感等更深层次的价值意涵。

  1)强化身份认同。曼纽尔·卡斯特(2006)认为,认同是人们获得生活意义和经验的来源,它是个人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而身份认同包含同一性与差异性两方面,一个人前后的同一特性,或一群人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性(王宁,2001)。也就是说,人们的身份认同既包含个体自身与其他个体联结的倾向,又包含群体间区分的过程。太极拳习练、教学、比赛等相关行为通常需要依附一定的社群,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太极拳习练者群体内部的“同一性”倾向与非太极拳习练群体外部的“差异性”倾向,即身份认同过程。本研究的原始资料中包含了一系列有关身份认同的表述,例如,有关太极拳传播者的身份认同,T10说:“我的个人使命是通过分享我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太极拳)来改善习练者们的生活质量,并让他们更加长寿。”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达了太极拳习练者的身份认同,T48谈到:“作为一名太极拳习练者,我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训练,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还有受访者表达出了对太极拳教师的职业身份认同,T48说:“作为一名老师,我有责任培养发展我的学生,并且要尽可能保证他们清楚地学习到太极拳的内涵与技术。”综上所述,英国本土“桥联群体”对习练太极拳的身份认同功能主要体现为传播者的身份认同、习练者的身份认同与教师职业的身份认同3类,且均表达出各自所处角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培育文化认同。本研究中的访谈原始资料来自英国本土太极拳传播者群体,他们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实践中不仅经历了由受传者至传播者的身份转变过程,亦经历了对太极拳的文化模糊至文化自觉再至文化认同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健身价值功效,更要凝练出太极拳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底蕴,以提升其在异文化地区的公众认可度。《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指出,习练太极拳需“心静身正,以意运动。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固内外兼修可以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对塑造稳重、成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宋清华 等,2015),原始资料中受访者也表示,太极拳能够为人提供一种豁达兼容的思维方式和处世策略。如T28说:“太极拳教会了我‘阴’与柔和的价值,在练习太极拳之前我是一个冲动易怒且思维僵化的人,后来通过太极拳我学会了用柔和的方式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冲突与矛盾。”《太极拳论》指出,“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方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就是要求每招每式都要注意以意引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催动外形(陈正雷,1999),即习练者要注意外部动作与内部精神的统一协调,在不断的形气结合练习中养成身心合一、内外平衡的认知结构与思考方式,如T39说:“太极拳的核心是寻求身体与心理上的平衡。把武术(太极拳)当作工具去平衡内在的情感和逻辑思维,同时也要追求外部身体结构的刚-柔、快-慢、开-合的平衡。”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庸”“内外相兼”“和谐”等文化思想也为习练者群体提供了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T24谈到:“太极拳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开办太极拳培训班),也为我提供了一种和谐的思考策略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综上,太极拳文化认同的类型划分为豁达兼容的思维方式、身心合一的认知方式与健康和谐的处世方式3类。

  3)维系社会情感。太极拳习练通常都依附于一定的社群,不同群体之间也会经常发生联系,在与不同的人或群体进行学习、交流与切磋的过程中有利于扩大习练者的人际接触面(杨静 等,2019),并使其产生情感联结或依赖,从而起到有效的社会情感维系功能。如T22说:“在我悲伤的时候,来自太极‘家庭’(习练者群体)的爱与支持和练习太极拳一样重要。”同时,太极拳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师承关系,且对“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品德尤其看重,《陈式太极拳图解》指出“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师生(徒)在拜师、教授、学习等具有“仪式性”的行为中,便产生了具有东方文化元素的“师徒情感”,如T35说:“抛开我本身与太极拳存在某种特定的缘分以外,我认为是我的师父Gary Wragg深深地激励了我一直习练下去。”综上,原始资料所展现出的社会情感维系类型主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与习练太极拳群体成员间的友情两类。

  2.3 太极拳文化纹理阐释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在改造自身生存环境,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基础上创造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独特身体文化形态(闫民 等,2015)。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进程中,有必要把握不同历史、文化、教育背景下受众对太极拳的文化性认知与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内容,确定发展模式、谋划推广战略,积极探寻跨文化国家和地区受众的“视域融合”点,在体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同时,迎合全球现代体育文化的普世性价值要求,创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孙晨晨 等,2018),从而有效地改善和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效果。本研究在经过开放式、主轴式与选择式3轮编码后,将太极拳文化认知相关的编码内容分别凝练为太极拳的历史性认知与太极拳的哲学性认知两类副范畴,这二者相互影响并共同构成太极拳文化纹理主范畴。

  2.3.1 太极拳历史认知

  历史认知副范畴主要由太极拳历史悠久、太极拳内涵深厚与太极拳传承有序3个下级范畴构成。有关太极拳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T39说:“陈式太极拳可以追溯到近400年前,从古代到近代,每代陈村的练习者都用太极拳来保护他们自身与村落。”同时,也有英国本土传播者认为太极拳具有较为规范的传承体系,如T23说:“陈式太极拳是一代又一代坚定不移的大师们传承下来的。”T39说:“太极拳不是简单的学习几套动作或几个推手的技术,而是要在遵循世代相传习练原则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而太极拳集中国武术之大成,蕴含着华夏民族对待自然、社会、人际等多维度多方面的“东方智慧”,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T11说:“我在习练中逐渐认识到太极拳需要终生学习,有时候我认为我弄懂了,但后来才发现只是触及了它的表面而已。太极拳是可以与我们一同成长的,而生活中这样的东西并不多!”

  2.3.2 太极拳哲学认知

  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哲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被称为“哲拳”。太极拳的基础理论主要植根于易理、兵法与中医三大体系。其中,易理构成了太极拳“变”的结构,中医构成“养”的结构,兵学构成“术”的结构(阮纪正, 2009)。太极宗师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便指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阐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中国古典哲学基本思想与太极拳的深刻联系。在本研究的原始资料中,受访者表示在持续习练太极拳与了解太极文化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了这种充满东方色彩的哲学思辨方式,如T07说:“太极拳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随并以平衡自然方式演绎出的动态武术,它遵循着《易经》中的道家阴阳哲学原则。”拳谚云“拳起于易,理成于医”,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医之间的密切关联,作为中国武术代表的太极拳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医经络学说、导引吐纳之术的深刻影响,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治疗疾病等养生健身功效,因而也被称为“内功拳”。对此,T12说:“太极拳与传统中医有着深厚的渊源,所以我认为可以把太极拳和传统中医结合起来一同教授,这样习练者便能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太极拳,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方式。”在古代文化系统中,武术与军事可谓同源之水、同本之木。这一历史现象,是由于武术与军事武艺有着攻防技击性这一最本质的共同特征所决定的(骆春燕,2004)。古语“兵武同源”便揭示了武术与兵法哲学间有着深刻的依承关系,即兵法是取胜敌人之法,讲的是两军相争,而太极拳是个体徒手技击之法,讲的二人徒手相斗(于志钧,2012)。二者虽有不同,但却具有相通之处,太极拳借鉴《孙子兵法》形成战术战略理论体系是明显的,如《孙子兵法》所强调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太极拳论》中就被描述为“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以及“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在跨文化传播中本土“桥联群体”也谈到了太极拳与中国古典军事哲学的密切关系,如T47说:“研究李小龙的截拳道理论后发现,它实质上遵循了太极拳的技击原理。而太极拳又是以《孙子兵法》和老子的《道德经》为理论背景的。”综上,有关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哲学性认知副范畴主要由中国传统易理哲学、中医养生哲学和中国传统军事哲学3个下级范畴构成。

  3 分析与讨论

  3.1 基于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理论模型的特征辨析

  3.1.1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健康功能认知的普遍性

  虽然不同种族的文化存在差异,但其间也有一些通约性,即不同种族间的“内在一致性”(王沛 等,2011)。这种“内在一致性”在这里就集中体现为本土“桥联群体”对太极拳健康功能认知的肯定上。例如,当访谈问题为“太极拳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太极拳拯救了我,把我从孩提时代就不得不忍受的偏头痛和心脏病的烦恼与折磨中解脱出来”(T17)。“虽然太极拳来源于武术,但大多数人练习太极拳是为了健康和减压”(T15)。可以肯定的是“习练太极拳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本土“桥联群体”的普遍认知。

  王岗(2008)表示,今天人们更多关注的不再是竞技体育,而开始走进一个追求“个体身体健康”的时代。全人类对于健康的共同追求,是我们解决跨文化传播的突破口。对西方竞技体育为代表的“生物体育观”和“运动健康观”所带来的局限性,太极拳所蕴含的“整体”和“辩证”的“生命体育观”与“健康养生观”更符合全人类对“大健康”的诉求(高亮 等,2020)。而本土“桥联群体”之所以能够实现跨文化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该群体通过长期的身体实践切实体会到了太极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了“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这项认知的共同想象,使群体内部获得了较为一致的修辞视野,最终实现了对太极拳健康功能的普遍性认知。

  3.1.2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文化认知的深刻性

  “文化”是表达性的人工产物——词语、意象及负载着意义的所有客体。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詹姆斯?W?凯瑞,2005)。技艺是骨,文化是髓,太极拳作为一个以身体运动展现精神内核的文化符号,想要跳脱于“唯技术”与“唯功能”的简单认知,实现跨文化认同,其关键在于传播者群体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正确解读和深刻认识。通过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文化纹理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到,他们在具身实践中逐步实现了身体技术至身体文化再到身体哲学的逐渐深刻的认识转变。

  一方面,太极拳以其所独有的运动方式规训习练者身体,将其内含的平衡理念与和谐精神融入习练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他们逐步完成人与自身的和谐(内外兼修)、人与社会的和谐(厚德载物),直至完成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太极拳可以冲破语言与文化差异的桎梏,在技术、理念、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和谐”价值理念,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观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容载体(林小美 等,2022)。

  3.1.3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个体认知的差异性

  太极拳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变与发展,形成了众多风格迥异的拳种和流派,而不同拳种流派间,即便是同样名称的招式,也可能有着不同的习练风格和技术要领(宋清华 等,2018;王晓燕 等,2014)。因此,虽然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理论模型反映了他们内部的共识性框架,但其内部也存在着个体间差异。诚如有学者所谈到的“英国受众已经形成了针对太极拳谱系风格认知的固定模式,如杨澄甫传承的杨式太极拳通常被认为具有以健康为导向的风格,而武当太极拳则通常被认为具有以武术技击为导向的风格”(马秀杰 等,2020)。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本土“桥联群体”内部个体间知识和经验、兴趣与喜好、个性品质与人口学特征的差异。例如有基础疾病或运动能力受限的习练者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太极拳获得健康,而身体无健康问题的人群则更希望通过太极拳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其二是桥联群体内部不同的学习、习练经历差异。根据资料发现,桥联群体学习太极拳的内容一般分为2个大类,一种是经过现代化创编和改造的标准太极拳(如24式、48式太极拳);另一种是以民间传播为主导,保留了较浓厚的传统色彩和文化内容的传统太极拳。信息源差异导致了本土“桥联群体”接触到了太极拳的不同侧面和阐释方式,使他们在完成从受众至新兴传播者的历时性身份转变后编织成了不同的“意义网络”和认知图式。

  3.1.4 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认知特征的再审视

  通过英国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深度纹理”模型可以发现:本土“桥联群体”文化图式下的太极拳认知既是工具意识与结果导向的选择性认知,又是具有社会意识与文化理解的整体性认知。不像我们惯常所认为的“西方人并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一类片面、消极的认识,“桥联群体”对太极拳的认知既包含外在动作形式的主观认知,也包含工具理性思维主导下的功能认知,还包含主我与客我积极互动引导下的文化认知。

  实际上,本土“桥联群体”学拳、习拳与教拳的“自我互动”与“人际互动”过程也是构建认知情境的过程。或者说,他们在跨文化情境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教学、传播的行为同时也是构建新的认知情境的行为,二者相互影响以螺旋上升的轨迹逐步深化。这种“身体在场”的认知方式营造出了一种具有“沉浸式”知觉体验的意义建构空间,又因为太极拳“体悟”为核心的互动方式推动着他们不断地将“太极拳”这一符号表意进行积极地自我再创造,从而建构出了一张具有强烈互动型和关系型特征的太极拳“意义网”。

  总的来看,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认知的普遍性、深刻性与差异性是他们对太极拳认知的“一体多面”,三者均是群体成员对太极拳“深度纹理”共同想象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也就是在这个“接收信息—解读信息—发送信息”循环往复的过程当中,群体内部才形成了社群感与亲密感,共同地建构起了具有一致性和凝聚力的修辞视野和群体性共识,通过大量的交互过程逐步形成了由外在形态至精神内核的逐渐深化的认知图式。

  3.2 基于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思考

  3.2.1 具身传播:“桥联群体”进行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转向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运动系统和知觉等身体活动,在塑成认知基本概念、空间关系以及时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之沧 等,2014)。或者说,人对外部世界的主观认识不能脱离有机体的物理性而单独产生,而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动态耦合过程中由主体本身将外部事物的身体感知与体验进行内化的解读与建构过程中产生的。依据太极拳动作纹理的编码内容发现,“桥联群体”对太极拳外在动作特质的认知主要由“动作美观”与“易学易练”2项副范畴构成。而2项副范畴均具有“具身性”特质:动作美观是受众在观看和习练太极拳的具身体验中所产生的格式塔审美愉悦;易学易练是受众亲身参与习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太极拳动作特征的主观评价。本土“桥联群体”由受众到传播者的历时性身份转变的过程中,无不是通过直接的身体参与而形成了自身的太极拳认知框架,在不断的具身体验中建构起了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深度纹理”,从而寻觅到外来文化与本土受众的“意义共享”空间。

  爱德华·霍尔(1990)认为,高情境文化传播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情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而极少处在清晰、被传递的编码讯息中;而低情境文化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这就造成了高情境文化沟通多建立在群体共享经验之上,高度依赖情境所提供的群体内共识性知识来传递深层含义;低情境文化沟通则对情境的依赖程度较低,信息传递多靠直接的语言或身体接触。而作为高情境文化产物的太极拳在向欧美等低情境文化环境国家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就会出现当地受众对太极拳文化的“不见”或“偏见”,从而导致了跨文化误估与跨文化曲解现象。作为“双重文化人”的本土“桥联群体”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可以将东西方文化图式同时内化于意识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当他们对太极拳文化进行意义建构时,会主动且自然地采用符合当地受众认知习惯的、跨文化冲突烈度更低的信息传递方式,将更多的信息内容通过直接的身体参与和直白的语言传递给受众群体,以面对面、手把手、言传身教的太极拳交流教学使异文化地区受众产生较为深刻的同一感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地克服传受方关系中天然的紧张感。

  综上,在未来的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有必要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构建具身传播体系,从传播思维构建、传播理念培养、教学方法挖掘3个方面入手,弥补“离身认知”传播思维、“重心抑身”传播理念与“灌输式”教学方法的不足(周惠新,2020),为跨文化受众提供由身及心的沉浸式与参与式的身体体验。

  3.2.2 模因适应:“桥联群体”进行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意识转变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而提出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被定义为“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的信息单位”(Blackmore,1999)。模因与基因都是复制因子,均需要通过选择、复制与变异3个阶段来完成进化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模因依靠模仿,而基因依靠遗传,模因通过模仿来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的过程,往往也会因宿主的主观意图或生存环境而出现变异(Dawkins,1976)。或者说模因借助宿主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为模因添加了某些改良或创造因素,形成了模因的变异(何自然 等,2014)。因此宿主是模因变异的重要促成因素。基于此,在未来的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要加强对模因宿主即本土“桥联群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视程度,坚持官方与民间推广“两条腿”走路,为太极拳模因在异国的生存、复制和传播提供坚实的动力。

  模因能否成功传播的关键在于模因的变异是否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太极拳“模因”同样也不例外,当它从一种生存环境转换到另一种生存环境时,模因自私的特性不得不促使它努力地适应新环境以求生存,进而被新环境中的新宿主所接受(黄婉童,2017)。依据太极拳的功能纹理编码内容可以发现,“桥联群体”对太极拳的功能认知是全面和具体的,既包含生理、心理健康与防身自卫等方面的内容,也包含身份、文化认同与社会情感维系等方面的内容。他们对太极拳健康功能的重视和其他社会功能的开发均展现了作为模因宿主的“桥联群体”随地域变迁、时代更替、受众演变而“变异”的强大适应能力。而过去的武术国际推广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了武术“技术”推广这种低附加值的“技术输出”,相对忽视了武术的文化影响和健康服务的重要性(吕韶钧,2018)。

  因此,在未来的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应从新宿主的本土“桥联群体”角度出发,主动转变“以我为主”和“技术优先”的传播意识,发掘太极拳海外传播的“意义共享”路径(黎在敏 等,2020),将受众群体予以分类并有针对性地展现太极拳多元功能的不同侧面,打造以太极拳健身养生为卖点,东方武术文化为核心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机制,讲好太极拳文化故事,展现太极拳健康价值,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与健身养生的共同追求,进而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力量。

  3.2.3 文化间性:“桥联群体”进行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基础

  尤尔根·哈贝马斯(2018b)指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必须要走向主体间性的对话、共识和理解。而太极拳文化纹理所反映的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历史与文化的相关认知与中国人视域下的太极拳文化特质是基本兼容的。这说明,“桥联群体”在太极拳跨文化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扩展文化间性在跨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性,他们不仅从本土标准或语境来对太极拳文化进行意义解读,也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视角下理解、传播太极拳文化,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公正客观的意义思辨与解读。

  跨文化认同理论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包含文化间的同一性与互补性,又包含差异性与矛盾性,二者相互依赖,互为促进,一同为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在跨文化认同中既要向文化的独特性方向延伸,也要向文化的普遍性方向拓展。在独特性方面,亚文化群体的特性与内容被不断吸纳与整合,文化认同对内变得更加多元与宽容;在普遍性方面,其他文化的思想与习俗被引进和消化,文化认同对外变得更加开放与友善。依据这一逻辑,戴晓东等(2010)提出,文化间性的拓展与深化是跨文化认同的重要认识基础。在跨文化场域中,交际者们需要正视文化差异,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开放心态和良性竞争来建构积极的文化身份,从而不断扩展双方文化共识,累积文化间性,建构互惠互利的跨文化关系。而本土“桥联群体”为太极拳“编织”的文化纹理内容使这一群体在跨文化传播中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有力地拓展与深化了东西方文化共识,切实地削弱与缩减了二者的陌生感与距离感,使太极拳逐步融入到了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中,为太极拳的跨文化认同提供了非对抗性的沟通机制和立足于开放观念与整合思维的文化间性场域。

  4 太极拳的跨文化“在地化”传播实践启示

  太极拳的域外传播事业想要取得进一步的突破,须大力推进项目的本土化与在地化发展进程。而本土化与在地化的核心就在于传播者群体的“本土化”,尤其是非华裔的本土传播队伍。依据皮尔斯的再现体(representamen)、对象(object)、解释项(interpretant)的符号三元分类法,“太极拳”如何被理性和正确认知的关键在于“解释项”,即信息的“接收端”如何理解。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异域文化,其内含的符号价值与文本表意就需要通过本土“桥联群体”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新一轮的发送者在其文化社群中的反复使用与互动,形成意义累积,积累起超越一般比喻水平的深厚意义,从而促进太极拳符号的“象征化”转变与“本土化”改造。

  本土“桥联群体”作为“双重文化人”,能够在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桥接”作用,承担着东西方文化“译介者”的角色。该群体关于太极拳意义网络的本土协商和在地表达能够有效地缓解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紧张关系,使对话双方超越文化偏向,回到“互惠性理解”。通过本土“桥联群体”太极拳“深度纹理”的理论模型可以发现,英国太极拳的“在地化”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技术推广,更是一种多维度的文化调试、融通与再生产的过程。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太极拳得以跨越文化冲突的鸿沟,实现了异质文化的“在地化”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实践中要学习太极拳本土“桥联群体”在面对异质文化时的开放观念与在地思维,借鉴他们“在地化”传播的成功经验,从而真正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4.1 由表及里,赏践同行:重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认知

  构建“身体在场”的传播情境。改变以往重视技艺传授,相对忽视文化教育的弊端,在传播与教学实践中遵循太极拳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摒弃“突击式”的高强度,短时间的速成学习,在身体练习体验过程中高度重视主体认知、身体参与和环境协调的整体性原则,利用身体展示及语言引导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使受众在视觉、听觉、触觉及肢体运动等多感觉器官的协调运作下体验、参与太极拳内化于主体具身认知的过程中。

  强化“身心融合”的互动方法。在传播理念与互动方法的改善方面,尽量避免自我中心主义情节,积极主动地收集受众反馈信息,使因东西方文化情境差异所造成的单向传播等情况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引导受众的直接身体参与,构建传播者与受众间的互动发展体系并产生良性的,双向的传播反馈机制,提高传受双方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重视“身体经验”的教学实践。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教学实践中要避免采用“输入式”与“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而要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将“体验”作为受众习得太极拳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鲜活的身体语言、细腻的拆招喂招、和睦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依靠主体自身的感知与体验来构建太极拳文化的解释框架。

  4.2 撷英拾萃,因势而进:开发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多元功能

  加强太极拳健康促进方面的科学研究。西方受众的认知方式倾向于建立在“工具理性”和“科学量化”的思维模式之上,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加强太极拳健康促进方面的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医学原理,开展相关实证研究,逐步揭示太极拳的深刻内涵与健康机理,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解释力,并加快成果转化,用以指导练习者通过太极拳进行科学健身与运动康复。

  充分发挥太极拳的教化育人与文化管理效用。太极拳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能够为处理个人与社会矛盾提供一种“柔性”的处世哲学,在改善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arcía(2018)在过程社会学中指出,体育等机构主要起到一种非有意却明显有效的“管理”作用,体育的“文化管理”是通过教人们面对一个“整体”或一个团体来做出反应。这为人注入一种“整齐划一”或“从众”的行为教育力与价值观,而太极拳在西方主流思想中被认为是一种非对抗性的、柔和的、集体的活动形式,具备天然的教化育人功能。因此,在太极拳传播实践中,传播者不仅要注重太极拳“术”的技能传授,也要强化“德”的品质引导,实现太极拳形象的多维释义与功能的多元开发。

  4.3 推己及人,铢积寸累:促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意识转变

  由文化宣传至文化传播。在太极拳未来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要加快由文化宣传至文化传播的意识转变,摒弃操纵或改变他文化地区受众文化价值观与态度的直接动机,避免采取机械呆板、内外有别、说服意味浓厚的宣传意识。而应以太极拳文化自身的感召力来吸引异域公众,采用民族相对主义的观点进行文化互动,尽力缩减跨文化交际者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从而起到调和文化纷争,扩展东西方文化间性的实际效用。

  由文化认同至文化适应。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并非是要实现在“他文化”国家与地区的身份认同与强化,而是要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对太极拳及其文化做合适的阐释与解读,让太极拳所具备的文化特质能够被受众发掘与加工,筛选出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文化内容,从而完成太极拳的文化适应。因此,作为太极拳文化传播者是否能够从异域地区受众的“他者”描述中完成自我文化的身份认同才是检验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

  由文化他者至文化自觉。太极拳未来的跨文化传播工作的关键是要增强其在世界文化圈的“存在感”与“在场感”,在跨文化传播场域中以“文化自觉”意识取代“文化他者”身份并依靠太极拳文化的内在品格与外显活力彰显民族性格,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际话语权。在太极拳传播过程中既要避免孤芳自赏,亦要防止将自己文化置于边缘境地。因此,要对蕴含深刻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进行深度挖掘,并尝试将太极拳文化融入他文化地区话语体系中,不断拓宽双方文化间性,使跨文化传播实践更加顺畅。

  5 结语

  本土“桥联群体”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本土化”改造作用,建构起了一套易被自身母文化圈受众接受的意义网络,有效地削减了太极拳国际传播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水土不服”,使太极拳这一东方武术真正在“异文化”地区扎根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的体育文化项目。因此,应秉着潜心求变的态度主动吸纳本土“桥联群体”的太极拳传播经验,以“身体在场”的具身认知为切入点构建太极拳国际传播的新格局,以开发多元功能为突破口塑造太极拳健康养生与教化育人的新形象,以转变传播意识为着眼点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从而有效地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效果,促进中国文化走进去,扎下根,活起来。

  想关注《体育科学》内容首发公众号

  转载来源: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

  原文制作:聂美林

  原文校对:丁 合 高天艾

  原文监制:邱剑荣

  学会编辑:徐璠奇

  排版审核:郭 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