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师范大学2023排名:华中师大反超东北师大,福建师大领跑非双一流

  原标题:师范大学2023排名:华中师大反超东北师大,福建师大领跑非双一流

  相比其他专业型院校来说,师范类院校最为常见,全国几乎每个省份都至少有一所师范大学,目前以师范大学命名的高校多达49所,其中就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部属双一流院校,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4所地方双一流院校。这49所今年的排名情况如何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根据软科2023我们大学排行榜显示,进入全国前百强的师范大学依然是11所,其中9所双一流师范院校全部上榜,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985高校凭借着强大的办学实力及影响力,稳居师范院校前两位,虽然在全国的排名出现了略微下滑,但依然取得了第19位和第31位的好成绩。

  北师大和华东师大虽然都是985,但一所是中管高校,另一所非中管高校,两校的办学实力、优势学科等也都有明显的差距。北师大拥有1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这个数量是其他任何师范大学都无法相比的。华东师范大学拥有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软件工程学科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去年排在师范院校第四位的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反超东北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47位、师范院校第3位,而东北师范大学下滑幅度较大,学校去年位列全国第44位,而今年跌落至第53位,不过在师范院校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东北师范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数比不少985高校还要多,在师范院校在仅次于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排在师范院校第五位,在全国的位次是第58位,也是排名最靠前、实力最强的地方双一流师范院校,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是部属双一流院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我们语言文学,今年位列全国第67位。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是物理学,今年位列全国第79位。

  排名最靠后的两所师范类双一流院校是湖南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这两所高校均是地方高校,两校均有一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外国语言文学和数学,今年在全国的排名分别是第87位、第89位,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排名下滑了3个位次,在9所师范类双一流院校中排名倒数第一。

  除了9所双一流院校外,进入全国前百强的两所师范类非双一流院校是福建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其中福建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95位,虽然和去年相比下滑了8个位次,但依然在非双一流师范院校中处于领跑地位,福建师范大学也是冲击双一流呼声最高、最有实力入围的一所地方高校。浙江师范大学在软科我们大学排行榜中稳居前百强,今年排名也出现了下滑,位列第100位,险些跌出前百强。

  山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距离前百强近在咫尺,去年两校分别位列第101位、第105位,今年也均出现了下滑,分别位列第105位和第111位,未来两校努力一把的话,进入前百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一般来说,进入全国前200强的高校都是一定竞争力的,在区域内很有影响力。今年进入前200强的师范类院校有26所,相比去年少了一所,即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去年位列全国第195位,而今年跌落至第214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不少师范院校在全国的排名出现了大幅下滑,下滑名次超过20位。

  比如河南师范大学就下滑了27个位次,由去年的第128位退至今年的第155位,辽宁师范大学下滑了28个位次,由去年的第153位跌落至今年的第181位,重庆师范大学下滑了29个位次,由去年的第207位降至今年的第236位,沈阳师范大学下滑了35个位次,由去年的第220位退至今年的第255位,阜阳师范大学下滑了30个位次,由去年的第336位退至今年的第366位。

  安徽省是拥有师范大学最多的省份,遗憾的是4所师范大学没有一所双一流,只有安徽师范大学在全国的排名稍微靠前一点,位列第132位,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大学在全国的排名都在250名以外。

  排名最靠后的师范大学是位于新疆的伊犁师范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前身为伊犁师范学院,是2023年、江苏省与新疆共建高校,2018年4月,经2023年批准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今年位列全国第495位,也是唯一一所排名在400名以外的师范大学。全国排在400名以外的高校,绝大多数校名都是以学院相称,排名较靠后还以大学相称的高校非常少见,也是有一定的特殊之处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