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黄多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离不开黄磊和孙莉的这3点教育

  2017年,已经有两个女儿的孙莉在40岁的高龄生下三胎,有人说黄磊重男轻女想要儿子,黄磊深感无奈:“说实话,我是重女轻男,我特别希望家里是三朵金花。”

  

  回到20年前,孙莉正在北舞做领舞,为她伴舞的是章子怡,拥有极好的舞蹈天资的孙莉却放弃了当舞蹈家的道路,改选赛道,当了演员,在北影,遇到了黄磊,明明是大青衣的底子,却又在婚后回归家庭。

  

  孙莉一直都是随遇而安的状态,她说:“我这个人从来都没有什么目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找什么样的伴侣,也没有幻想过想要什么样的婚礼。”

  

  孙莉性情平淡,欲求很少,但反而获得了优质的伴侣和上等的婚姻。

  在艺术之家成长起来的黄磊早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父亲黄小立是国家一级演员,黄磊小时候数理化很好,本来想做物理学家的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走了艺术之路。黄磊年轻的时候有一张特别精致为荧幕而生的脸。

  

  黄磊曾说人这辈子要学会两件事情:第一是研究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第二是研究自己虽然喜欢,但是不能做什么。

  现在他做的都是在他熟悉的大范围里探索,养成的也是艺术思维,这是黄磊能明确的喜欢且能做的事情,并且一以贯之地实践。

  父母的眼界见识和人生态度会给孩子从小就打下一个底子,虽然孙莉对自己没有太多要求,但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松懈。

  

  黄磊又有一套“黄氏教育法则”,在学校的时候,海清等学生听到黄老师的名字就足以胆战心惊,用黄磊的话说:“我借他们仨胆,也不敢逃我的课。”在教育孩子上,恩威并施同样奏效。

  女儿黄多多成为了黄磊孙莉最好的作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8岁翻译英文小说,10岁为英文动画配音,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无碍交流,12岁设计礼服,和王菲的女儿一起走巴黎时装周的T台,又搭档何炅出演赖声川的话剧《水中之书》,和吕思清的儿子钢琴合奏,拿下5个大奖。

  

  有人不禁问要坐拥多少资本才能培养一个黄多多?

  黄磊孙莉拥有亿万身家以及娱乐圈雄厚的人脉资源,还有本身的艺术素养,但其实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氛围和教育的理念。

  第一就是搬家。女儿出生后,黄磊一家从海淀搬到了顺义的别墅,黄磊说:“在北京郊外的别墅,我们过起了半隐居式的生活,可以不被现实过多地影响左右,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我和妈妈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守护着你们。”

  

  不仅是环境清幽,利于思维和成长,更重要的是和小提琴家吕思清做了邻居,多多也和吕思清的二儿子Austin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一起练琴,要知道Austin师承钢琴家郎朗。

  

  黄磊也为女儿选择了老牌的贵族学校,全英文教学,30万一年的学费,而且只收外籍学生,可想而知他黄磊能让女儿入学也是独辟蹊径。

  第二是把孩子当大人沟通。黄磊和孙莉算是挺“狠心”的父母,小时候多多为了一颗糖在地上打滚哭闹,黄磊和孙莉不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是统一战线:不拉、不哄,各干各的。

  

  小孩子是有主观意识的,知道没人承接她的发作,很快就会自己找个台阶下。

  黄磊会在多多稍微平静一些的时候,跟她讲道理:“咱俩商量一个事,你听道理,我也讲道理,是不是就只吃一颗糖,就不哭了?”多多点点头,达成共识。

  

  不会因为她是孩子就有理由不讲原则,而恰恰这种时刻是让她记住道理的时候,平等地对话,平和地对话,把孩子当大人一样沟通,她会从小有清晰的界限感,源自这个过程中的尊重和被尊重。

  第三珍惜孩子的每一个想法。黄多多在8岁参加节目时,就展示出了高于同龄人的同理心和敏感多思,她照顾人、她发小脾气、她给爸爸洗脚,她分享、她分担,黄磊都看在眼里。

  黄多多烘焙、打耳洞、染发、运动、学表演、演话剧、写英文剧本,黄磊和孙莉都支持。

  

  黄磊说:“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用爱和自由培育,尽可能地让孩子和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联结,让他们去探索、感受,终有一天他们在逐渐形成的审美中选择了自己钟爱的人生项目,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或许这是为人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父母则变成了他们身后的守护神,大概他们也没有想到作为父母可以如此强大和被需要。

  有人说教育孩子如养花,细心浇水、施肥、呵护,才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花种好,那些勇于学习养花的经验和艺术的人也变成了更好的大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