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拟录取的一名研究生,我后悔了!
这位学生在得知分数过线后,就申请加我为好友了。当时说想读我的研究生。我说你好好准备复试吧,复试上线了再说。
没想到他复试通过了。
今天,见到他后,我才想起来复试当天的情况。当时,老师让他英语自我介绍,结果磕磕巴巴的。随后随机抽取一段“专业英语”,让他预习几分钟后,大致翻译一下。结果没有翻译出来!专业知识问答环节也是磕磕绊绊的!后来,我查了一下他的复试专业知识笔试成绩才30多分(总分100。由于占比较低,所以不影响整个复试成绩)。
我当时就问他,你大学四年有没有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等?回答说没有。我说那你四年大学干啥呢?
沉默……。
今天,见到他,才知道原来是“他”!望着清瘦、迷茫的眼神,不用说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说没少熬夜打游戏!
我犹豫了半天,那句拒绝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
最后,还是从人生价值、父母的期待、专业前景……等多方面鼓励他,希望他虽然大学四年浪费了,研究生三年要珍惜。
他也同意我的观点。就看后期能坚持多久吧?!
实际上我真不愿意把这个事写出来。只是看了如下一篇报道,心有所感!
2023年全国474万人考研,而录取率不足20%,意味着300万人落榜。正如文章所说,在人生长河中考研只是一个插曲。但是很多人把考研看的太重了。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出在大学阶段。大学并不是学不到东西!而是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没有重视大学阶段。第一年迷茫加适应。第二、三年以玩、游戏为主。就像脱口秀演员徐志胜说的,平时没认真听课,临近考试,用三天的时间把一门甚至几门课强化“复习”一下。到大四了,努力半年冲一冲研究生!
很多人之所以考研究生,并不是他对研究生阶段有多大的渴望,而是对本科就业没有底气!
这样看了,大部分孩子考研没上岸也不可惜。如果,大学四年好好利用,根本就不需要研究生阶段的缓冲。这是明显的浪费国家资源!倒不如把好资源让给那些真正想读研、读博,从而在科研上有抱负的人。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生能力参差不齐,老师带的累!学校担的责大!如果不努力还是学不到东西!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