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出来干嘛
海洋运输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修、监造工作,在港务、海上救助、航运公司等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从事与航海相关的技术研发或具体操作的专业人员、造船厂、船舶主机厂及其他与轮机工程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和海军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
上海海事大学所开设专业以航运技术与经济管理为特色,毕业生长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船舶运输、航运管理、交通物流、航运工业、国际贸易、外贸金融、航务工程、港口装卸、电力电子等相关的交通、航运、物流、港口、商务、法律、外贸、财务、代理、信息、工程等业务管理工作。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往各特大型国有骨干航运企事业单位、港航科研机构、沿海各大港口企业、以及国外各大主流知名航运、物流公司在国内的独资、合资公司或代表处工作。
学校多年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搭建各种校内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和就业促进活动,使学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上海海事大学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下设市场发展部,作为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枢纽,全面负责就业市场的开拓。立足我校的海事和航运特色,就业指导中心以航运市场为主要抓手,以此为依托,逐步拓展陆上各专业的就业市场。就业指导中心成员提供给企业的优质服务,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具体措施如下:
1、搭建多种用人单位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把毕业生的信息有效传递给用人单位;依托“全国航海类高校就业工作协作组”,同时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组织全国航运类企事业单位来校举办大型招聘会;组织百余场大型供需见面、招聘宣讲会百余次,校内宣讲、招聘会已经成了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走进企业的前沿主阵地。
2、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及时性强。邮件系统、短消息发布平台和网络平台,确保所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毕业生,短消息平台更利于处理临时面试通知。
3、采用校企联合、定向就业等方式促进就业。我校浦东工商管理学院是中美合作办学的典范,海华高等技术学院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成功示范。此外,学校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等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协议。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还没毕业就已与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4、通过“校友会”拓展资源。在众多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到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逐年增加。
5、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西部,落实“三支一扶”计划,通过动员大会的形式,与校团委共同宣传解读相关政策。2008年共有14名学生经选拔到乡镇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