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人社局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撑牢劳动保障“权益伞”

  

  “感谢区人社局,帮助我们追回了拖欠工资。”日前,困扰快递员张先生已久的“讨薪”大事解决了。几个月前,张先生等5人入职某快递公司,随后公司因经营不善关停,一个月的工资没了着落。无奈之下,他们找到海门区人社局执法大队,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沟通协调下,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快递公司支付了5人工资3万元。

  近年来,随着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劳动关系不明晰、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区人社局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工作,以“四强”为抓手,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撑牢劳动保障“权益伞”。

  强化党建引领,助推新业态健康发展。按照“党建引领、协同发展、组团服务”的工作思路,区人社局综合执法支部和海门邮政分公司寄递支部建立“综合服务型”党建联盟。以党建引领为动力,充分发挥党建联盟服务支持作用,把党建工作有效地融入规范邮递行业用工、保障邮递行业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的全过程,帮助解决邮递行业用工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持续推动海门区邮递行业劳动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宣传,提升法律法规意识。开展新业态普法宣传活动,区人社局联合区医保局、区总工会在师山广场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政策宣传”活动。同时,在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现场大屏幕播放新业态维权服务信息,向新就业群体传递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劳动法》《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保障法律意识,努力提升维权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督指导,提升用工管理水平。结合专项行动,重点对劳资纠纷较多的新业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了解新业态企业劳动者数量、用工形式等情况,宣传《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新业态劳动者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指导督促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用工主体责任。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指导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强化维权处置,保障劳动合法权益。针对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不清晰等难点,区人社局设立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工会、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优质高效的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努力构建“人社+工会”“人社+司法”的联动工作格局。畅通绿色维权通道,简化劳动监察办理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对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案件,优先受理、快速承办,实行“快立、快调、快办、快结”,及时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2022年以来,共处理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劳资纠纷56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约32.3万元。

  (来源:海门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