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发展, 二分应付, 一分抗日”, 八路军下达过这样的指示吗!

  曾经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共在洛川会议上秘密制定了“七分自我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的内部指示,很多不怀好意的人把其当成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证据。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中共可曾有过这样的指示呢?

  

  据查,这种说法最早来自一个中共的叛徒。1940年,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原115师独立团扩编组建)骑兵连党支部书记李法卿叛逃国民党军投诚,李法卿对国民党军说:八路军出发前,毛泽东、朱德等曾召集八路军干部训话,指示工作方针,大意就是:“中日战争为本党发展之绝好机会,我们的决策是七分发展,二分应付(国民党),一分抗日。”

  此说一出,特别是从一个共产党和八路军叛徒口中所出,使国民党方面如获至宝,作为在政治上攻击共产党的舆论利器,立即被国民党编入《摩擦问题真相》一书中,作为反共的宣传材料。后来,蒋介石炮制的反共理论书籍《苏俄在中国》也予以引用。

  由于国民党掌握了全国统治权和舆论话语权,因此这一说法被公布后,便广泛流传,一些站在国民党立场反映中国抗战史实的书籍,也将之作为“重要史料”收入。

  

  按照李法卿的说法,上述原话是毛泽东、朱德对八路军全军的“训示”,而不是所谓的“洛川会议内部指示”。据参加过洛川会议的张国焘回忆,中共中央高层就抗战方针路线在会上曾发生了争论,后来才决定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是共产党和八路军在抗战中的纲领、路线。

  如张国焘这般后来极其反共、并且还投靠了国民党的前中共高级人物,也没有提及有人有过这样明显带有倾向性的指示。

  著名的党史学者杨奎松说,他遍查了抗战时期中共中央的会议文件和会议记录,不仅没有看到这样的说法,反而处处是中共中央要求全力抗战的文字。后来他又提到,不仅是他本人:“80年代初不少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都看过洛川会议记录”,但却无人见过李法卿所说的提法出现。

  

  八路军如果仅仅是“一分抗日”,怎能在抗战期间,以劣势兵力和装备与日军进行了99847次战斗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仅团以上干部就牺牲了190余人。反观国民党,一个手握全国政权的大党,却有包括副总裁在内的中央委员20人,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58人叛国投敌,投敌军队50多万,占全部80万伪军的62%,面对这样的客观事实,还用刻意丑化八路军、美化国民党吗?

  《剑桥中华民国史》的编者也说,所谓中共“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的说法,“这已成为国民党史的诚实问题。我曾较详细地研究这个问题,并认为这种政策从未宣布过;在这种意义上此项指控是捏造。”

  在全面抗战爆发的一段时间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起到了战略防御和阻滞日军进攻的重要作用。可是在全面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和游击战就成了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但是很多人只津津乐道正面战场的几次大型会战,而对敌后抗日军民的游击战持一种轻视态度,这是极其不应该和错误的。

  

  “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的所谓洛川会议内部指示,显然是子虚乌有、纯属杜撰。从全民族抗战的视野出发,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同样重要,忽视、贬低、否定甚至是恶意抹黑其中一方,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