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一遇在金陵 ︱有一种旅行,叫做古村慢生活

  有一种旅行,叫古村慢生活

  你喝过摩卡、奶茶、冰沙

  你听过摇滚、蓝调和rap

  你也见惯了街灯如昼,宽阔的马路人潮和车流往来如梭

  你可知道

  就在距离市中心30公里

  西乡塘区金陵镇的刚德村

  有一种旅行

  叫古村慢生活

  一江清流著乡贤

  村道池塘水相连

  烟村几点,古树数声归鸟

  那里有百年的古榕千年的古村

  那里有上千亩的冬瓜、南瓜和茄瓜

  有米蕉、香蕉、芭蕉、西贡蕉

  有清蒸、啤酒、香煎、豆腐焖的鱼

  还有米糠喂的鸡、青菜养的鸭

  原汁原味

  右江河畔江风过

  蕉林,竹影,瓜田,虫鸣

  

  4月29日,一个借南瓜为名的邀请

  乐享金陵.南瓜文化旅游节(刚德村会场)

  久困于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想要逃离城市的光怪陆离,找个时间,背上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一趟“千年古村落”刚德村,去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刚德村,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因北宋名臣石鉴出生在此而闻名。村里有距今亿万年“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出土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点,有近千年明代御葬的、珍贵的不可移动的市级文物保护点--石鉴墓,有数百年历史、经多次重建修缮的石鉴祠,村里的百年清代建筑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数十栋清代传统建筑保存完整,大石坡千年渡船文化延续至今。这里有“右江沿河江景美,村道池塘水相连”的乡景;这里有“雨打芭蕉遍地声,蕉熟果香沁人醉”的乡曲;这里有“千年枞槺护子孙,百年古榕佑村庄”的乡愁。

  

  卯时--晨练

  清晨的刚德村,是被一声声鸡啼鸟鸣唤醒的。信步于村间寻常巷陌小道,伫立于百年古榕树荫下,抻一抻懒腰,松一松筋骨,于静心吐纳间坐看旭日东升、云卷云舒。而生而勤劳的刚德村人,这个时候已然扛着农具,“晨兴理荒秽”去了。

  

  辰时--早餐

  路过热情的的刚德村人家,都会热情地问一声“吃了吗”,然后招呼你到堂屋吃个早饭。米粉和白粥是本地人最家常的存在。或是一碗素白的米粉,佐以青葱红肉末,色彩分明里氤氲着诱人的香气;或是一钵熬煮的稀饭,一勺粥搭配一口咸香的小菜,一菜一粥,足以慰藉饥肠辘辘的身体。

  巳时--劳作

  刚德村的千亩“三瓜”(冬瓜、南瓜、茄瓜)成为村民的“致富瓜”“招牌瓜”。春种、夏收、秋种、冬收,每一颗种子,播撒进土地都是希望。人,活着就是有希望。每一次浇灌、精心培育,何尝不是一场全身心专注的投入。当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蔬菜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何尝不是品味自己人生的归宿呢?

  

  

  

  

  

  午时--午餐

  “右江生态鱼”是本地的美食招牌,清蒸鱼、啤酒鱼、香煎河鱼、豆腐焖鱼、鱼头豆腐汤……做法多种多样,味道鲜美,满足舌尖上的上的每一处味蕾。刚德村的“肉鸽”“米糠鸡”“青菜鸭”也是道地的原汁原味。饭后再来一串这里盛产的米蕉,还有鲜甜的水果玉米、现摘现吃的圣女果,“快活似神仙”也不为过吧。

  未时--参观

  走进石鉴祠,循着历史的车辙,了解北宋名臣石鉴保家卫国、民族团结、壮汉融合的历史功绩;经过青瓦黛墙的民居,一门一窗,一人一屋,时空相遇,和岁月依偎相伴,这些不经意的画面,凝固在砖墙里、低洼不平的地板上,鲜活在这萍水相逢中。

  

  

  申时--游江

  右江由西向东绕村蜿蜒而过,午后的刚德村,安静得只有昆虫的低吟的交响。来一趟短途的“旅行”吧,乘上江口渡船,迎着习习江风出发,细听两岸竹声悠悠,放空紧绷的思绪,静静享受午后那一份朴素的静谧。

  

  酉时--日沉

  古树数声归鸟,烟村几点残霞。寂静的古村里,家家炊烟袅袅起。吹着温柔的江风,追一轮西沉的日落,在江边天然的取景框里,欣赏光影与水色相互交融的天然画作。

  

  

  光阴留不住,岁月最长情。从晨曦到斜阳,刚德古村的十二时辰,等风也等你。(文/西乡塘塘区金陵镇司法所 黎飘飘)

  编辑 | 韦湘怡

  校对 | 林可嘉

  值班总编 | 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