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不忍睹!上海一高校本科就业率才13.64%!

  

  惨不忍睹!亚历山大!上海一高校本科就业率也才13.64%!全国经济重镇上海高校平平均就业率也才32.8%!目前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其他城市更不用说了,只会压力更大!上海一高校2023届毕业生综合就业率才14.83%,显示出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空前。202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截止4月11日,该校整体毕业生就业率14.83%,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3.64%,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为17.27%,目前,上海市高校平均就业率32.80%,应用研究研究生21.95%。

  鉴于教育,就业其实并不是单独的个体存在,而是跟国家政治,经济,跟全球的政治经济一体的,要解决这些个就业压力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大的全球政治经济宏观环境,中俄 VS 美国目前就像高压锅比赛,看谁更能抗压,看谁扛不住先爆炸,所以这个时候,中国要大力加强和俄国,东盟国家,中东,非洲,南美一切友好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扩大国家外贸,基建,商品,技术市场空间;

  二:继续深化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建设。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基建投入,特别是友好国家,扩大央企,国企以及民企的对外项目建设,技术输出和劳务输出,服务建设于他国经济,同时自己也能获益和劳动力输出;

  三: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比如物理,计算机,化学,数学,新材料等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增加高端,中端的科研岗位,从高端科研拉动中端研发,带动科技应用层面的创新和发展;

  四: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不是说要继续向清北这样资金满溢的高校投入,而是要加大对其他有突出科技贡献,打造出了世界一流技术的普通高校进行投入,因为头部高校投入再增加,对研发,科技,教育的拉动作用已经达到极限了,实现的效果就明显不如投入到其他做出了重要科技贡献的一般院校那么明显,这个是属于增加边际极限的问题。

  五:各大高校为了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带来的就业压力,应该积极设置临时岗位安排就业。比如每个班级设置专职班主任,辅导员的临时岗位,可以提高对学生的精准管理和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成果,薪资可以适当降低,增加就业岗位,临聘期为2-4年,等待就业市场好转,人才会流转到就业市场,高校也是个就业蓄水池能解决一部分;

  六:小学,初中,高中实现小班化,增加教师临时岗位编制,临聘期为2-4年,小,初,高小班化,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和效果,老师将会更加有精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人初步建议,欢迎大家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