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踩,此“坑”一入深似海

  原标题:慎踩,此“坑”一入深似海

  聚焦儿童阅读,搭建读写平台。 屈指算算,加入谷里写作营已一月有余。自从上次一不小心踩进了这个“坑”,我的苦日子就开始了。不信,你看。

  1

  入营前,每天下班,优哉游哉。吃过晚饭,在沙发上要么来个贵妃卧,或者来个葛优躺,翻翻朋友圈,刷刷小视频,傻乐一会儿,时间过得飞快。乐够了,就去和周公会面啦。但是,心里——好像总是少了点什么。

  入营后,下班回家,不敢耽搁,赶紧做饭、吃饭,一大堆事等着我呢!周一、周四有直播课,当然不能错过,其余的晚上,还要绞尽脑汁完成作业。虽然是一名学困生,但想想自己也是老师,按时完成作业这个底线必须守住。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要翻翻书,去书中找找灵感,学学写法。

  即便是在学校里,工作节奏也更快了。因为我要抓紧时间完成手头的工作,好腾出时间来看看书,读读写作营里的伙伴发的文章。

  就这样,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但是,心里怎么莫名还有些快乐?难道,陀螺旋转的时候,也会产生飞一般的快感?

  2

  再来看看这个写作营吧。且不说导师张祖庆老师、赖建平老师、干国祥老师这一众大咖,或真诚坦率,或风趣幽默,或博学儒雅;也不说导师助理蚯蚓老师、汤玫老师那令人艳羡的成长经历,单就写作营里的学员,也足够让人跌破眼镜了。

  羽轩老师的散文,总是那么细腻优美;海波老师,竟然把一本我根本没耐心看下去的书分析得头头是道;还有程英老师、桃夭老师、亚子老师……群里还有不少名师,真是藏龙卧虎呀!

  再看看我自己,工作二十几年,读书只是兴之所至,消磨时间,专业的研究根本谈不上。看着群里老师们聊得欢,自己却不知道说些什么;读到其他老师发到群里的文章,各有特色,再看看自己写的这些零七八碎,真是不好意思发到群里。

  感谢互联网,让我这个井底之蛙看到了井口之外的天空。我一边为自己浪费的时间懊丧,一边为开始为自己打气: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现在开始也来得及,快快跟上大家前进的脚步吧。

  3

  以前,家里两个无所事事的人,总是免不了磕磕绊绊。时间长了,他看我不顺眼,我看他也有些烦。

  看着抱个手机傻乐的另一半,我忍不住指责:“一有时间就看手机,就不能干点别的吗?”

  那人白眼一翻,立马怼了过来:“你不也这样吗?有什么资格说我?”

  想想自己的状态,确实不好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愤愤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我才没时间管他在干什么,随他吧。倒是老公,时不时凑过来好奇地问问:“干嘛呢?你会写吗?”

  当然不能让他小瞧我啦!努力跟上课程节奏,虽然磕磕绊绊,却也按时完成每次课后的练笔。

  每写完一篇,老公自然是第一读者。不解风情的人,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却是难得的。每次读完,总是不忘乱夸一番:“呦,写得挺不错的嘛!”“哎,没想到你还真能写。”

  哈哈,似乎有点羡慕,他竟然也产生了学点什么的想法。当我提出给他报个朗读营的时候,便欣然接受我的建议。

  入个写作营,改变了家里两个人的相处模式乃至精神状态,这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4

  更奇怪的是,最近和学生的关系好像也更亲近了些。

  不得不说,群里老师们的文章,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读老师们的教育随笔,看他们跟孩子们的相处的点点滴滴,学习他们的教育金点子,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就这样,多了一份耐心,多了一点鼓励,少了一些指责,少了一点粗暴。

  效果出奇的好。下课后,孩子们总是围在我周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班里班外,同学老师,家长朋友,从中竟意外了解了更多孩子不为我知的一面。

  和孩子们关系亲近了,听到了更多的童言童语,感受到了更多的童真童趣,似乎无意中又捕捉到了一些写作素材。“写什么呢”这个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我开始考虑,要不要当个留级生?原本,报名参加写作营,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看能不能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而现在,我得到的好像远不止这点……

  这个充满魔力的“坑”,就这样让我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以上为谷里书院写作训练营学员作品)

  好消息,7月16日-21日,谷里书院将举办线下教师写作力深度研习营,课标如下:

  “从练笔到发表——谷里书院教师写作力深度研习营·杭州站”课 表

  报名成功后将弹出入群二维码,请及时入群。如需咨询,请联系谷里书院工作人员微信: glsy990/glsy880

  -----END-----

  来源 | 天涯碎碎念

  编辑 | 马玲 审核 | 旷雪

  历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史

  第八届全国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特等奖说课展示 8节

  文

  张祖庆:《神奇的探险之旅》(视频;五下第六单元最新版)

  章

  张祖庆:你给出最好的,未必是别人想要的

  你的点赞、在看,让我元气满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