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简流程压时限 项目审批驶入“快车道” 看蓬莱区如何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
精简审批事项11项,精简比例 30%,减少申报材料近30 %;审批时间从原来的7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 40个工作日以内……以往,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项目审批存在“盖数十个图章、多头跑办事慢”的局面。而今,这样的局面在蓬莱早已改变。近年来,蓬莱区坚持“刀刃向内”,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繁琐痛点、审批流程不畅堵点、部门信息壁垒难点,全力为项目建设打造政策最优、服务最佳、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服务快车道。
“四个一”工作机制优化再造审批“新流程”
优化营商环境,就要抓住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项目多部门审批、审批程序繁琐、办理耗时过长,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痛点堵点。为提升建筑项目审批效能,蓬莱区 强化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统筹项目规划,建立“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完成基础地理信息和各类规划、图层整合,形成管理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了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根据该机制,蓬莱区 “一个系统”开展统一审批,形成独具“全覆盖、全流程、全要素”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个窗口”提供综合审批服务,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对外统一咨询、受理、审批;“一张表单”精简申报材料,大幅减轻企业和群众申报负担。“以前需要跑很多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完,为我们企业节省了不少时间。”蓬莱区 金象泰阳光海岸置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各审批部门的联络、衔接、办理,这种管家式服务,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成本,享受到了最优的惠企政策,最好的便民服务。
“三多三联”评估方式压缩审批时限“更高效”
“以联合图审为例,不仅实现了零跑腿、零接触、零付费,还将原来的图纸审查的预审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 蓬莱区住建局窗口工作人员刘晓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结合新的审批流程,蓬莱区还推行“三多三联”评估方式,压缩了审批时限,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据了解,该审批方式是指在审批过程中推行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多图联审和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区域性联合评估方式。合并简化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实现同一要件只提交一次,企业提交材料量减少近30%;对能够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一律实施告知承诺制;依托烟台市启动数字化审图工作的平台优势,将消防审核、人防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审查,实现联合审图,审批时限压缩60%,并在先期出具受理回执后就可以先行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审批效率和建设进度。
“一张清单”提前告知实现项目审批“不见面”
“现在办理项目越来越方便了,全程网办一步到位,又快又好”。企业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近年来,蓬莱区坚持“受理前服务指导最优,受理后审批时限最短,审批后监督管理最全”原则,项目启动前,为企业提供“提前告知”服务,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将“一张清单”及时推送给企业,让企业第一时间明白“要做什么”“如何去做”;手续办理中,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提供“提前协同”服务,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有效指导企业完善申报材料,从而达到“零跑腿”“一次办好”;项目开工后,将审批结果实时上传数据共享平台,同步推送至各项目监管部门,及时启动事中事后监管。这种“线下无审批”“线上全监管”的智能化改革,不仅提升了审批管理能力和审批制度效能,也增强了企业和办事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闪电新闻记者 孙雅倩 通讯员 张磊 烟台报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