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迎来两大变化,5月1日开始执行,涉及在职和退休人员

  随着今年五一假期的脚步临近,想必部分人已经做好了出行游玩的规划,而大家十分关心的放假时间安排业已出炉,具体安排如下:2023年4月29日开始放假,直至5月3日假期结束,共计五天时间,4月23日和5月6日调休。

  

  而除了出行游玩之外,自五一假期开始执行的两项社保新规也惹人注目。据相关文件发布显示,自2023年5月1日起,我国社保有两大事关在职、退休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相关调整,下面就让我们详加分析。

  随着我们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向好,人们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不断攀升,国家给予居民社保的相关待遇也是越变越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是落到每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头上的社保费压力同样越来越大了。

  但是现如今伴随今年5月份社保新规的实施,工伤和失业社保的低费率政策将继续得到贯彻执行。

  

  自2023年5月1日,《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执行生效,这也就意味着符合明文条件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可以节省出包括失业费和工伤费在内的相当一笔社保支出。

  一方面,在工伤保险角度而言,工伤费率在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有别。同样自今年5月1日起直至2024年年底,工伤保险费率将继续降低,由于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由企事业单位加以承负而个人不再需要缴纳工伤费用。

  所以就这一工伤保险费率的降低而言,企业事业单位为直接受益者,而个人则亦是间接受益者。

  

  另一方面,从失业保险角度而言,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依然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失业保险费皆在0.5%,也有部分地区将个人与单位承担比重相加以区别。

  而从今年5月1日起一直到2024年年底,将统一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费率,且个人费率不得大于单位费率。

  但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就我国而言,失业保费和工伤保费的费率降低并非2023年新型出台的政策保障,而是一个延续性的行为。

  

  为了减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缴费压力,相关人社部门决定采取继续降费率的政策以延期社保费的优惠期限,以前的旧政策将于今年4月底失效。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全年的社保基金收入远大于支出,经过我国企事业单位与个人按时按期缴纳社保费带来的资金储备,社保基金结余总体量可谓相当庞大。

  直至2022年底已然臻至7.4万亿元,所以对社保基金的合理化运用,同样是对经济发展眼光与决策效力的一种考验。

  

  所以面对此种经济发展语境,《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已于2022年3月份开始执行,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则将于2023年5月开始施行。

  相关管理办法划定了一些包括违规补缴社保、违规享受社保待遇、违规提前办理特殊工作退休和病退、等在内的不可触碰的社保红线。

  倘若仅仅依赖有关部门的检查,难免“一人难敌众手”,所以此时社会力量便亟需从幕后走向台前。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有权利举报各类社保违规行为,一旦相关不法行径得到查证,将会给予举报方一定奖励,显然此规定一出,对社保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必然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事实上,我国部分地区如安徽、北京等省份已然受此鼓舞而行动起来,绝大部分地区规定,举报后有关部门所查处的实际金额将按照一定比例奖励举报方,当然同样规定了将10万元作为奖励上限。

  所以倘若大家发现有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造假骗取社保基金,我们可以积极通过拨打12333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这也是我们作为公民应尽的外围监督的义务所在。

  

  综而言之,伴随国家给予的社保待遇越来越好,社保缴纳走势亦是稳中向好,我们深处其中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社会保障愈发稳中向好,养老忧患和衰老焦虑已不复从前那般严重。

  所以,之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相关费率降低后的待遇问题,反而从实际上真正降低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