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稳增长丨全市重大项目接受“检阅” 量质并举 全市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14日至15日,吴新明、黄巍东、庄中秋、沈雷等市四套班子领导率领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利用一天多时间,深入全市多个板块,对一季度项目建设成果进行集中检阅。此次观摩的9个项目包括高端制造业项目、重大外资项目、科创项目、“专精特新”项目等,体量大、质态优、推进快,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澎湃动能。

  江苏九州星际新材料是国内最大的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纤维生产基地,眼下,由企业投资44.5亿元、年产2万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正在如东洋口港开发区加快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应税销售将达40亿元。

  科技含量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是此次观摩项目的亮点。启东昭晟机电不仅在锂电生箔一体机制造方面创下了多个行业第一,还是为数不多完全掌握阴极辊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作为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安铭利达科技新上马的精密结构件项目,将助力企业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储能结构件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如皋正海磁材拥有高性能稀土永磁体材料的核心制造技术,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铝铁硼生产基地。一季度,在全市34个新竣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28个属于省重大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项目范畴,同时,全市还新认定“专精特新”项目17个、科创项目331个,都是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形成了大项目与好项目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有了好项目,还得有空间。这两年,南通开发区大力推进空间再造,不断提升重大项目的承载力,总投资5.61亿美元的大宝理 工程塑料项目,从旧厂区搬离后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塑料制造基地。市北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产业载体,其中占地仅200亩的车创智慧产业园,目前已聚集优质企业30家,高新技术以上企业占比达80%。持续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和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集聚度和竞争力,正成为各地推动项目建设的共识。

  项目建设不仅质态优,速度也更快。通州区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理念,全力解决企业诉求,康辉新材料项目去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下半年就将部分投产。南通开发区则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高地”,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项目去年2月开工,不到一年就实现了投产,创造了百亿级项目建设投产的“南通速度”。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各地将进一步强化项目全过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优质服务引商、惠商、安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