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完汉明帝刘庄九个儿子的人生结局

  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王朝第二任皇帝,他的一生中,一共有9个儿子,由于明德马皇后没有子女,所以,他的儿子,都是与其他的姬妾所生。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孝明皇帝九子,其中,贾贵人生汉章帝刘炟[dá];阴贵人生梁节王刘畅;其余的七个诸侯王,史书没有记载他们的母亲姓名。

  千乘哀王刘建

  千乘哀王刘建刘建,是汉明帝刘庄的长子,由于他去世得比较早,史书对他的记载不多。永平三年夏四月辛酉,公元60年,刘建被封为千乘王,但是,他只做了一年诸侯王。第二年,永平四年秋九月戊寅,公元61年,刘建就去世了,他死后的谥号为:哀,史称:千乘哀王。

  陈敬王刘羡

  陈敬王刘羡刘羡,是刘庄的次子,他与哥哥刘建,在同一天封王。永平三年夏四月辛酉,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册封刘建为千乘王,刘羡则被封为广平王。刘羡封王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广平国居住,而是继续待在京师洛阳。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有大臣建议汉章帝刘炟,让他命令广平王刘羡与巨鹿王刘恭、乐成王刘党等人回到封地居住,意图将这些诸侯王赶出洛阳城,但是,汉章帝表示,不希望兄弟们分开,就没有批准。刘羡,是一位学者型的诸侯王,平时博览经书,在学术方面涉猎很广,很有威严。建初四年,汉章帝刘炟在洛阳北宫的白虎观,召集国内的学者大儒们开学术会议,讨论《五经》之间的差异。

  陈敬王刘羡在位时间表

  广平王刘羡,作为诸侯王代表出席了会议,与当时的《欧阳尚书》传承人丁鸿、桓郁、《公羊严氏春秋》传承人楼望、《左氏春秋》和《古文尚书》传承人贾逵,以及少府成封等多位大儒同场论道。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以广平国地处边境,路途遥远、治理费用高为理由,将刘羡改封到离自己比较近的汝南西平国。章和二年二月,公元88年,汉章帝病重,去世之前,特意留下遗诏,嘱咐汉和帝刘肇,将刘羡从西平国改封到陈国,并将淮阳郡作为他的食邑,和帝即位后,刘羡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陈国。刘羡回到陈国之后,又做了八年诸侯王,最后在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7年去世,去世后的谥号为:敬,史称:陈敬王。

  彭城靖王刘恭

  城靖王刘恭刘恭,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一生,一共被转封过5次,经历了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和汉安帝等东汉5位皇帝。前四次封王,刘恭都没有前往封地居住,而是一直住在京师洛阳,最后一次转封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封地。刘恭的首次册封,是在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当时的封号是灵寿王。6年后,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刘恭被转封为巨鹿王。建初四年夏四月戊子,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册立儿子刘庆为皇太子,己丑,章帝对部分诸侯王的封地,做了一次调整,汝南王刘暢、常山王刘昞,都被转封到其他国家,巨鹿王刘恭,也从巨鹿国,转封到江陵,江陵所在的南郡,也因此被改为江陵国。这一年,庐江郡,被改置为六安国。

  

  元和二年五月戊申,公元85年,朝廷里的三公上书给汉章帝说:“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于是,江陵王刘恭,再次被转封,从江陵迁往六安国,以庐江郡为国,江陵国,又从诸侯国,改回为南郡。汉章帝去世之前,留下遗诏说,将六安王刘恭,转封为彭城王,以楚郡作为他的食邑。章帝葬礼结束后,彭城王刘恭,与陈王刘羡、乐成王刘党、下邳王刘衍,以及梁王刘暢等诸侯王一起,离开了洛阳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居住。史书记载说,刘恭的性格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他手下的官吏都很敬重他。彭城王刘恭,前后一共在位46年,汉安帝元初四年冬十一月己卯,公元117年去世,死后的谥号为:靖。

  乐成靖王刘党

  乐成靖王刘党刘党,是汉明帝刘庄的第四个儿子,他与汉章帝刘炟的年纪一样大,两个人在同一年出生,汉章帝喜欢儒术,刘党擅长《史书》,又喜欢研究文字,所以,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尤相亲爱。汉明帝刘庄在世的时候,刘党在永平四年,公元61年,被册封为重熹王;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被改封为乐成王。汉章帝即位后,由于非常喜欢这个哥哥,就在建初四年,公元79年,将清河郡的游县、观津县,勃海郡的东光县、成平县,涿郡的中水县、饶阳县、安平县,以及南深泽等八个县,作为礼物,划入了乐成国,给了乐成王刘党。与其他几位诸侯王一样,汉章帝在位的时候,乐成王刘党,也没有去封地居住,还是住在京师洛阳,一直住到章和二年,汉章帝刘炟去世,才就国,前往封地居住。刘党为人,不仅性子急,待人刻薄,还不遵守朝廷的法度。按照汉朝祖上传下来的旧制,皇宫里的宫女、侍妾,离开皇宫出嫁的时候,不能嫁给诸侯王。当时,掖庭里有一位名叫哀置的技人,外嫁给了一位名叫章初的人为妻,刘党知道后,就想办法把哀置搞到自己的宫中私通,章初的头上被戴了绿帽子,恼羞成怒,打算写信给朝廷告发刘党。刘党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律法,非常恐惧,就私下送钱给哀置的姐姐,让她派人杀了章初。但是,纸包不住火,很快,杀人的事情就泄露了出去,刘党为了封堵消息,就把身边的三个侍卫也灭了口,又莫名其妙地娶了中山简王的婢女李羽生当小老婆。汉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年,不知道是出于公心,还是私怨,乐成国的国相,向朝廷告发了乐成王刘党。一年后,永元八年夏四月癸亥,公元96年,刘党去世,前后在位共计36年(《后汉书》记为25年,有误),终年40岁,刘党去世后的谥号为:靖,史称:乐成靖王。

  

  汉章帝刘炟《后汉书·章帝纪》里面记载说,孝章皇帝,显宗第五子也,也就是说,汉章帝刘炟,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她的母亲是贾贵人,由于史书对贾氏家族讳莫如深,所以,历史上没有留下贾贵人的生世、结局等方面的记载,汉章帝刘炟即位后,也没有依照汉朝惯例册封贾氏为太后。刘炟,生于中元二年,公元57年,他出生的那一年,汉光武帝刘秀去世,他的父亲汉明帝刘庄,继承了东汉的皇位。汉明帝永平三年二月甲子,公元60年,刘炟4岁的时候,被册立为皇太子。根据史书记载,刘炟年轻的时候,宽容,好儒术,当了太子之后,汉明帝很器重他,所以,汉明帝在位的时候,没有更换过太子,这在汉朝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永平十八年八月壬子,公元75年,汉明帝刘庄去世当天,刘炟非常顺利地继承了皇位,成为东汉第三位皇帝。刘炟一共在位13年,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公元88年去世,年仅32岁(《后汉书》记载为33岁,有误),他死后的谥号为:章,庙号为:肃宗,因此,历史上称呼他:肃宗孝章皇帝,或者汉章帝,或者肃宗。

  下邳惠王刘衍

  下邳惠王刘衍刘衍,是汉明帝刘庄的第六个儿子,他是刘庄九个儿子中,长得最帅的一个儿子,有容貌。与其他几个哥哥不同,刘衍的一生,就册封过一次,没有经历过转封,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被封为下邳王之后,就一直是下邳王。下邳王刘衍,举行冠礼的时间,是在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按照汉朝男子20岁举办冠礼的时间推算,他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光武帝刘秀中元二年,公元57年,也就是说,他和汉章帝刘炟、乐成王刘党,在同一年出生。由于年纪相仿,汉章帝刘炟即位后,下邳王刘衍,常在左右,兄弟两个关系很亲近。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将临淮郡、九江郡的钟离县、当涂县、东城县、历阳县、全椒县等17个县,划给了刘衍的下邳国。刘衍封王之后,一直待在京师洛阳,汉章帝去世后,才回到自己的封地。刘衍是汉明帝九个儿子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儿子,前后共计在位54年,汉安帝刘祜延光四年二月乙亥,公元125年才去世,终年69岁左右,死后的谥号为:惠。

  梁节王刘畅

  梁节王刘畅刘畅,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七个儿子,母亲阴贵人的家世背景不详,刘畅有一个舅舅,名叫阴棠,但是,史书没有记载阴贵人和阴棠,与阴丽华的关系。可能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刘畅封王的时间比较晚,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才被封为汝南王。由于母亲阴贵人,很受刘庄宠爱,所以,刘畅从小就尤被爱幸,他的汝南国,每年的地租收入,是其他几个兄弟的好几倍。汉章帝刘炟即位后,遵照汉明帝刘庄的遗诏,在建初四年,把刘畅转封到了梁国,并将陈留郡的郾县、宁陵县和济阴郡的薄县、单父县、己氏县和成武县,共计六个县,割给了梁国。

  

  章和二年,汉章帝去世,刘畅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梁国。刘畅天资聪明,但是毕竟年纪小,阅历不深,汉章帝在世的时候,他就表现得非常娇贵,对朝廷的律法也满不在乎。回到封地后,刘畅老是做噩梦,手下的人一看,敛财的机会来了,就装神弄鬼欺骗刘畅说,可以帮他占卜驱邪,看到刘畅上钩,他的奶妈王礼,就联合从官卞忌,继续骗他说:“老天爷说,大王您......可以当天子。”刘畅听完,内心窃喜,就与这两个人开始勾连。

  

  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豫州刺史和梁国的国相知道了这件事情,就联合上报给朝廷,告发刘畅,说他大逆不道。朝廷收到消息后,有司就建议汉和帝,对刘畅实施抓捕,被汉和帝否决;有大臣又建议取消刘畅的诸侯王待遇,将他发配到九真郡,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和帝也没有同意,最后,只是削了他两个县,以示惩戒。刘畅因此感到惭愧,就上疏给汉和帝道歉,并表达谢意,同时表示,愿意将自己名下的5个县、37个小妾、200多个奴婢和朝廷赏赐的虎贲、官骑等随从人员,一起还给朝廷,自己只留一点食邑,足够生活就可以了。汉和帝回复说:“你是我的至亲,手下的人犯事,你没有管好,才导致大臣们心有不满,现在你能悔过、自责,我能感受到你的伤心和难过,天下需要仁政,梁王你安心静意,以后自爱就可以了(朕不会杀你,不要担心)”,梁王后来又上书请求归还食邑,和帝始终没有批准。五年后,永元十年十二月戊寅,公元98年,梁王刘畅去世,前后在位27年,他死后的谥号为:节,史称:梁节王。

  淮阳顷王刘昞

  淮阳顷王刘昞刘昞[bǐng],是汉明帝刘庄的第八个儿子,永平十五年,被封为常山王。建初四年,汉章帝对诸侯王的封地,进行大调整,刘昞被转封为淮阳王,另外,将汝南郡的新安县、西华县加封给了淮阳国。刘昞两次封王,都没有去封地居住,而且死得比较早,汉章帝章和元年秋七月壬子,公元87年就去世了,死后葬在京师洛阳,谥号为:顷,史称:淮阳顷王。

  济阴悼王刘长

  济阴悼王刘长济阴悼王刘长,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九个儿子,他与汉高帝刘邦的儿子淮南厉王刘长同名。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刘长被封为济阴王;建初四年,汉章帝将东郡的离狐县、陈留郡的长垣县,一共两个县,加封给了济阴国。刘长,是汉明帝刘庄九个儿子中,第二个去世的孩子,汉章帝元和元年闰月辛丑,公元84年,刘长还没来得及去封地,就去世了。与淮阳顷王刘昞一样,刘长死后也葬在京师洛阳。

  

  从数据来看,汉明帝刘庄的九个儿子,除了乐成靖王刘党因犯法,死因可疑之外,其余的诸侯王,都得到了善终。而且,从汉章帝刘炟与八个兄弟的相处模式来看,又参考汉和帝与叔叔们的书信内容等信息来观察,至少到汉和帝时期,汉光武帝刘秀传下来的家风,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