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官的角度看公务员面试
几个月前,我同事的女儿成功进入了公务员面试。她笔试是第一名,比第二名多了2.3分。
我同事心理负担非常重,他觉得和第二名分差没算拉开,很容易被逆袭。他知道我是省直公务员面试考官,想让我给他女儿辅导一下。
我很理解他,又对自己没有太大信心,因为我最后一次参加面试距今已快到两年了,最新的规则变化我并不了解。
我说,你还是让孩子参加个培训班吧?
他说,已经给孩子报了个班,培训费三万多,上一个多月了。我就想让你从考官心态的角度给她讲讲,增强一下她的信心。
听他这么说,我就欣然接受了。我把这十来年当考官的经历认真回忆了一下,算是备了课。之后约了个空闲的晚上,在我的办公室,我把当考官的经验和体会如实和他们父女说了。
昨天得知他女儿以总分5.6分之差成功上岸,非常为他们高兴。
今天休息,我便把对他们讲的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对备考公务员的考生有一点点帮助,也算没有白费笔墨。
考官打分的一般原则。考官考前培训,一般会被要求是不打60分以下的分数,除非弃答;也轻易不打90以上的分数,除非特别优秀。
要“一把尺子量到底”,打分要稳定,切忌忽高忽低,容易失去公平。一般新考官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会儿打60多,一会儿打80多分。
所以老考官给第一个入场的考生打分时,如果不是特别好或特别差,一般都在75分左右,这样就可以给后面的打分留出空间。
考生要切记不能透露个人信息,姓名是绝对不允许透露的,一旦透露,就属违纪,我就见过有的考生因为紧张报了姓名,被取消了成绩。
其他带有个人特征的信息,也要尽可能回避,即便不属于违纪,也有瓜田李下之嫌,大概率会影响成绩。
考生不要试图把时间用满。有的考生,已经把能想到的都说完了,但看还有时间,就像吃自助餐一定要吃到打嗝一样,觉得有剩余空间可惜。
所以非得在那儿继续冥思苦想,半天说一句话,往往是重复以前说过的话,这样恰恰适得其反。
尤其入场顺序靠后的,因为那时考官的心里已经长草了,巴不得能尽快见到最后一名考生。
我记得有一位考生,答得还可以,我已经在面试平衡表上给打了79分,结果他答不出新意,却又不熬到点不退场,他多熬一会儿,我就扣一分,等他熬到点儿时,他的分数已经变成76分了。
考官确实挺辛苦。记得第一次当考官时,觉得非常神圣,责任重大,认为笔下分数高一分或者低一分,都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种感觉应该和医生第一次给病人动刀一样,所以非常认真。
但一天要面对几十个考生,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才能休息一下;也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还得正襟危坐。时间长了,就很疲惫。
尤其是还会碰到考场很冷或很热,或者座椅很不舒服等情况,就会更难受。
曾经出现过有的考官在考场打瞌睡被提醒,甚至还出现过有的考官在考场晕倒,由“替补”考官上场的情况。
所以,答题干净利索的考生受欢迎,答题时空洞无物、拖沓冗长的考生,考官会比较烦,尤其是入场顺序比较靠后的。
在一定程度上颜值是影响分数的。一般来说,颜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官打分高低的,女考官通常给帅哥打分高,男考官通常给美女打分高,这符合审美规律。
有一次,我看见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考官,他打的分数和考生颜值高度正相关,一见到美女,分数就蹭蹭涨。
休息时,我调侃他,你一见到美女怎么手就往高分上哆嗦?他说,漂亮的容貌和聪慧的大脑,都是父母给的优秀资源,凭什么聪明可以给高分,漂亮就不能给高分呢?
我说,选公务员毕竟不是选演员。他说,能进面试的能力都差不多,假如你单位缺人,你不希望招到一个漂亮的吗?我无言以对了。
培训是有用的。公务员面试一般都是三道题,基本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协调组织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方面。
其中协调组织、应急应变等方面都有固定套路的,包括事前计划、事中实施、事后总结等等。
考生是不是参加过培训,答题时考官一下子就能听出来。没参加培训的考生,常常会因为形式上的不全面而吃亏。
所以一般来讲,参加过培训的考生,只要中规中矩地答,基本都能得个差不多的分数。这和古代考八股文好像差不多,是不是科学,还有待探究,但现实就是如此。
最后还得说,这些体会或许只对考生临场发挥有一定帮助,最终还得靠实力和内涵,还得靠逻辑清晰、表达流畅、举止得体取胜。
如果再有相貌出众加持,高分就非他莫属,即便笔试有三五分的差距,通过面试都有可能成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