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备考|你的目标院校是地域难度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职考研这件事没有容易的,但相对来说,考研院校是有难度之分,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的考研难度:名校名专业>一般院校名专业>名校一般专业 >一般院校一般专业。大家在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坚持考名校可以,也确实有很多二本三跨成功的例子。但是一些985、211和双一流院校的复试要求还是很高的,报录比和一般院校比起来更加严格,所以我们在选择院校时还是要选择和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院校,来增加上岸的几率。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判断目标院校难度的小技巧。
0 1
院校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是判断能否进入考研复试的第一条门槛。复试分数线分为校线和院线,会有一所学校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的情况,这时候各学院的院线应该会有所不同,而校线通常取各院的最低复试院线,这个一定不要混淆。
0 2
院校计划招生人数
各院校的计划招生人数一般会包含推免人数和统考考生人数。每年的9月份,院校会在招生计划目录中公布计划招生人数。计划招生人数是大家考研择校参考中十分关键的数据,它会直接影响进入复试的概率。如果招的人数多,上岸成功率高,反过来,那就比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0 3
院校推免人数
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到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这样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会变少,统考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报考前一定要看清楚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以作参考。
0 4
院校实际录取人数
除了要知道计划招生人数,也要重视实际录取人数。受扩招政策的影响,很多学校的实际录取人数都和计划人数有所不同,到复试阶段,有些学校会再次调整统考招生人数,会出现实录人数多于计划招生人数的情况。
0 5
院校复试录取比例
复试录取比是指进入复试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 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每所学校的复试录取比例都有所差异,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
①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这时候就需要关注一下往年录取名单中的录取最低分;
②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0 6
院校往期报录比
报录比可以直接反映出某专业或者学校的火爆程度,反映的是学校的真实考情,从中可以大致推算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但是这一数据可能只有部分学校对外公布,同学们可以去学校官网、或者找学长学姐询问报录比数据。
0 7
院校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该数据用于分析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在现阶段,这个数据对择校的参考性不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复试成绩的权重高,低分考生会有逆袭的机会;初试成绩权重高,中、高分考生上岸就更稳妥。
24届的考研拉开序幕,
备考群也给大家准备好啦!
公众号【友课MPA】后台回复“加群”,
或者直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助教老师,
即可入群学习
我们会在群里发布最新考研信息及动态,让大家提前了解考研各项流程及注意事项,减少和其他考研人的信息差,防止错过重要信息;
分享专业相关的考情分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目等课程和资料。
为大家提供最针对性的考研建议及复习方法,教大家如何备考,为你的考研保驾护航。
赶紧动起来!
我知道你 在看哦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