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起对师德违规“零容忍”,全国各校该如何抓起和落实?
近日,教育联合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务必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严肃处理师德违规行为,力求不断净化校园环境,坚决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切实做到了为人民群众解忧、排忧。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
1.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教育、宣传、考核、激励、惩处、监督有效结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2.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律自强,形成自觉践行良好师德、维护良好师风学风的有利环境。
3.加强警示教育,建立健全分级通报曝光制度。
4.对师德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撤销或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清除出教师队伍。
5.压实、压细学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有关负责人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构筑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综上所述,皆表现出教育部对师德师风整改和建设的决心,各校对此应更加注重和完善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的警示和教育,切实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让教育之花幸福地绽放。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让孩子知学、好学、善学;让孩子明事理、懂人情、识善恶、知感恩,使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爱心。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教师要拥有这样的品格魅力,以身言教,以爱传爱,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然而,有的老师因为学生顽皮、成绩差而体罚学生;有的老师骚扰学生,更有甚者出现猥亵行为;有的校长表现出不雅行为;有的老师发表的论文引用不当,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这些教育部公开曝光的第12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都是值得引起每位校长和教师的深思。
在一个学校里,校长和教师的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一个校长缺乏管理才能可以经过阅历磨炼,一个一线教师缺乏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优化,但若缺少师德师爱,那将是一个学校的“灾难”。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人才素养的塑造是未来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于教育部4月20日发布的《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二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详见以下链接。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304/t20230420_1056414.html
关注我,下篇文章更精彩。守护教育,精进成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