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人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原创 优秀人才齐聚的 华东政法大学

  近日,我校刑事法学院朱晋峰老师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七大科学委员会之一——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CEESP)。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致力于为全世界关注最紧迫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IUCN下设环境法委员会(CEL)、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CEESP)等七个专家委员会。

  其中,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育工作,对经济及社会因素问题提供专业知识和政策建议。

  责任&认可&机会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加入环境经济与社会政策委员会(以下简称CEESP),对于朱晋峰来说是一份责任:“新的平台意味着新的起点。在这里,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员。”

  也是一种认可:“这是对我们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说明国际关注到了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对学校和我个人,在一定层面上的认同。”

  更是一个机会:“在CEESP可以更直观地学习到其他国家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和举措,对我们的研究有极高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以将我们的一些优秀经验传递给他们,形成一个互通有无的交流。”

  加入CEESP的条件非常严苛:首先,申报人须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定贡献;其次,在环境保护领域已有一定研究成果,行业认可度达到组织期望;最后,需要一份被CEESP认可的权威组织或专家推荐。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国内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会之一(简称中国绿发会),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组织成员之一。

  朱晋峰与中国绿发会的缘分在十年前就已结下。读博期间,他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在针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的讨论时,朱晋峰便提出专业性意见,被中国绿发会采纳并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0年起,他正式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员,参与理论研究、实务工作。

  环保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议题,一个人不可能完成全面研究,所以在组织中需要大家各司其职,同心协力才能使环境保护研究取得更好效果。”

  法律之于环境保护有怎样重要的意义?朱晋峰认为,一是预防,二是规范。

  法律首先起到约束作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人进行强制性责任追究,让公众清楚自身行为应负的后果,代价二字有何等重量,预防作用才能真正显现。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的标准,如规范排放等行为,教育目的才会落实。

  目前世界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河流和湿地正在以远超人类想象的速度流失着,也将意味着土地沙漠化、全球变暖等问题会更加恶化。

  “环保并非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它是全球的责任,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事情。”

  关注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侵权诉讼,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环保相结合,这是朱晋峰正在做的事。

  朱晋峰长期致力于环境侵权诉讼研究,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等报刊发表环境研究领域的相关论文。

  同时,他还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实践,担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员,就《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相关法律的制修订提供专家意见。

  未来,朱晋峰将会更多关注在环境被破坏后,如何来追究行为人的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以及如何恢复环境等问题。

  “我们需要大家都投入参与到环保这件事情当中,独木不成舟,唯有我们都参与进来,才能守护我们的家园。”

  顺水之舟,浩游山川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朱晋峰谈道:“大家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研究的人却不多,于是我选择了环境诉讼的研究。”

  那么,什么是环境诉讼呢?

  环境诉讼,是因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个人或者组织的环境违法行为而引起的诉讼的总称。和其他诉讼相比,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因果关系判定。

  以癌症村为例:“提到癌症村,我们会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导致一个村子的村民都得了癌症?这或许与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有关,例如饮用水、空气等等。但从环境被污染到人们患病,这个时间可能会是十年、二十年不等,证明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因果论证需要理论的梳理。朱晋峰的研究侧重在如何判定因果关系,如何判定主体、如何规范判定程序等。

  “我会尽可能寻找这之间的因果关系,告诉对方具体的判定方式,普及环境诉讼的相关法律知识。”

  未来,朱晋峰希望将研究更多地落脚到实务中,参与诉讼过程,切实地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善于发现问题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2年从华政硕士毕业,在和华政仅一桥之隔的司鉴院工作十年后,于2022年3月入职刑事法学院。

  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华政校园,朱晋峰感觉“像从未离开过一样。”目前,他面向本科生开设《犯罪学》《刑事心理学》两门课程。

  “我想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犯罪。虽然书本中会有具体的定义,但是要发现这些理论当中的深意、新旧理论的对比、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认为这才是课堂学习最关键的部分。”

  课堂上,朱晋峰希望打破一味填鸭式教学,引发学生思考。他会通过讲述许多实际案例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学生产生互动。

  “大家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不仅是发现专业问题,生活当中的问题也要去发现。希望通过我的课程,让同学对专业和课程产生启发,能够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意识,对我来说,这门课就成功了。”

  未来,朱晋峰将会增设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方面的公选课。

  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好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朱晋峰也为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带来建议——

  首先要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到兴趣点,寻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爱好与工作匹配,这是最好的。但万事两难全,在工作中找到兴趣点也好。因为既然你选择它了,你就要把它做好。”

  身处大学校园,朱晋峰坦言:“回来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站上三尺讲台的获得感,以及有更多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学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期,大学生除了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以外,还应多读书、读各种书,增长自己的见识。”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采写 | 陈心语 戴兆敏

  审稿 | 刘逸骄

  图 | 戴兆敏 仵丹丹 张爱苹 梁杏

  编辑 | 吴晓雨 刘雨洁

  原标题:《华政人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