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仍有许多家境贫寒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
公务员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高校就业的第一选择,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不适合公务员,并且持这种观点的人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即便如此,为何还是有那么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首先,在生活上,家境贫寒的学生比普通学生更需要稳定。人生唯有经历过才会明白,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要面临就业、结婚等生活方面的问题,而这类大学生由于家庭状况的缘故,对外界的风险抵抗力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报考公务员就成了个人就业的第一选择,毕竟,考上了公务员,工作稳定,虽然工资不高,但却可以让大多数大学生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扎根,不受外界的干扰。
经济状况好的情况下,追求高工资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一旦经济衰退,企业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大量的裁员,这样的人,一旦失去了工作,很有可能面临着被赶出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大城市,“房奴”的身份,以及刚刚组建起来的小家,都有可能因此而土崩瓦解。
其次,就就业而言,相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而言,做公务员更合适。好的工作从来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进入社会之后,更是如此,尤其是大型企业,光有一身好本事可不行,还得有其它的本事,像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除了有一身不错的本事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当公司进行裁员的时候,家境贫寒的学生就成了“首选”,至于在系统里,他们只需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其他方面的不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但顶多就是不招人待见,得不到升迁,但至少不会因此失去工作。
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时,更多地考虑的是“生存”而非“发展”。要知道,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是很重要的,而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生活,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工作,在这个城市里有了“立锥之地”之后,他们才有时间去思考自我价值,太过于注重自我价值的话,很有可能会变成“啃老”,或者是流浪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