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家校关系”究竟是种什么关系
问卷反馈的这些信息,是我们要向家长指出的,我们希望引导亲子关系慢慢走向相互理解。
让家长孩子都满意的家长会
家校活动的设计原则是必须共赢。就拿开家长会来说。学校组织的家长会,经常表扬好的学生,批评不好的学生,甚至还会把分数排名列出来给家长看。孩子很痛苦,家长也很痛苦。在北京十一学校联盟学校中,我们全部采用一对一沟通的形式。一个家庭的三口甚至五口人,一起来到学校和老师沟通。家长特别感动,孩子也很开心。
以往的家长会,老师为了提振家长的信心,会让一些家长分享育儿经验。但如果设计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比如,家长介绍育儿经验挺高兴,但孩子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孩子在同伴中会被取笑:哎呀,你妈妈来了,说你怎么怎么样。家长介绍育儿经验,我们一般不放在本年级,而是到低一个年级去介绍。这样,可以避免涉及孩子的隐私。而且,因为高一个年级,家长作为过来人,他的经验对后来者特别有启发和针对性。
家校关系是三方关系
家校关系不是只有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而是三方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方其实是孩子。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很多孩子之所以能够学好一门学科,就是因为他喜欢这个老师。所以,师生关系一定是最重要的关系。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
我提供一些家长专用的“工具箱”,工具箱里一定需要这样一个工具——“三明治法则”。它指的是,任何时候,如果你想指出别人的问题,首先要表扬一番,然后把你想说的问题包在中间,最后再提一个期望。这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法则,当家长开始教育孩子时,最好从表扬开始。
还有一个工具叫“三句话公式”。第一句是“你说呢”。当孩子有什么事弄不清楚请教你时,你不要马上告诉他方法,而是先问一句“你说呢”。第二句话是“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你不要轻易表态,而是问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启发、引导他,但你不能直接给他答案,让孩子自己全心全意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句话是“太棒了”。你要明确告诉他为什么表扬他,比如,“这件事让你感到很愤怒,但是你很好地管理了自己的情绪,你太棒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微信号:shi_read
打捞尘封历史 解读中国现实
分享真知 开阔眼界
声明
为了支持微信方打击抄袭行动。一些文章基于未能及时联系到原创者,士读君深感抱歉,决定删除历史上未获得授权的文章(欢迎原创者在删除前认领稿酬),而每篇新发文章会保留一段时间(如觉侵权,士读君会第一时间内删除)。此外士读君欢迎原创投稿,带上您希望获得微信支付的二维码,而一旦刊用,士读号本身会按现行版权规定支付稿酬。
投稿邮箱:bkwz@vip.126.com
且思且读
报刊文摘
智能读报版,电子报可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