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特气:电解氟化技术突破壁垒 应用核心技术收入占比超九成

  《金基研》无风/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电子特种气体被誉为半导体行业的“血液”,是半导体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之一;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具有对环境友好、催化作用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锂电新能源、医药、化工等行业。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特气”)主要从事电子特种气体及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受益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中船特气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张。

  近年来,中船特气营收净利润逐年提升,“造血”能力持续增强。同时,中船特气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权平均ROE“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

  一、营收净利稳增“造血”能力增强,ROE“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

  近年来,中船特气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逐年提升,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据招股书,2019-2022年,中船特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37亿元、12.20亿元、17.33?亿元、19.5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56%。

  同期,中船特气的净利润分别为1.96亿元、2.38亿元、3.55亿元、3.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02%。

  需要说明的是,中船特气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为2022年6月30日,2022年财务数据经立信会计师审阅,下同。

  与此同时,中船特气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逐年上涨,“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据招股书,2019-2022年,中船特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69亿元、4.13?亿元、5.51亿元、5.67亿元。

  除此之外,中船特气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加权平均ROE“领跑”同行业可比公司,盈利能力突出。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船特气的毛利率分别为43.01%、41.64%、40.35%、40.97%。

  同期,中船特气同行业可比公司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特气体”)、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宏气体”)、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华科技”)、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克科技”)、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大光电”)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8.71%、33.48%、30.10%、33.55%。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船特气的加权平均ROE分别为23.93%、21.83%、21.99%、10.26%。

  同期,中船特气同行业可比公司华特气体的加权平均ROE分别为12.44%、8.63%、9.83%、8.30%;金宏气体的加权平均ROE分别为22.26%、10.95%、7.52%、3.70%;昊华科技的加权平均ROE分别为9.94%、10.27%、13.14%、6.60%;雅克科技的加权平均ROE分别为6.81%、9.07%、6.49%、4.66%;南大光电的加权平均ROE分别为4.60%、6.90%、8.75%、7.27%。

  经金基研计算,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上述五家中船特气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加权平均ROE均值分别为11.21%、9.16%、9.15%、6.11%。

  另一方面,中船特气近年来期间费用率逐年走低,内部管理能力提升。

  据招股书,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船特气的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0.80%、19.14%、18.32%、15.83%。

  可见,近年来中船特气营业收入、净利润稳增,“造血”能力增强,业绩持续向好。同时,中船特气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加权平均ROE“领跑”同行,盈利能力突出。

  二、业内知名企业青睐,“四中心七仓储”布局提升客户粘性

  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企业对电子特种气体的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十分重视,为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通常采用认证采购的模式。产品通过下游客户验证,是电子特种气体打开销售渠道的前提和保证。

  在产品质量方面,中船特气始终保持对产品品质管控的高度重视,搭建了涵盖供应商品质管理、进料品质管控、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出货检验管控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船特气先后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多次获得省市、国家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在供货能力方面,目前,中船特气已经具备电子特种气体及含氟新材料等50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中船特气为国内三氟化氮、六氟化钨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三氟化氮产能9,250吨,六氟化钨产能2,230吨,两项产品产能规模均位居国内第一。与国际公司相比,中船特气上述两项产品的生产规模也位居世界前列。

  立足优良的产品质量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中船特气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与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成为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等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目前,中船特气客户以集成电路和显示面板行业为主,以医药、锂电新能源、光纤等行业为辅。

  在集成电路领域,中船特气已实现对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上海华虹、长鑫存储等境内主要晶圆制造企业的全覆盖,并已进入台积电、联华电子、海力士、铠侠、格罗方德、德州仪器等全球领先的晶圆制造企业供应链。

  在显示面板领域,中船特气已成为京东方、tcl?科技、天马微电子、咸阳彩虹、维信诺、群创光电、LGD、SDP等国内外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此外,中船特气还服务于强生、默克、巴斯夫等行业巨头,以及新宙邦、杉杉股份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

  多年来,中船特气获得了知名客户颁发的多项荣誉称号,包括获得中芯国际“优秀供应商”、联华电子“2021?年杰出支持伙伴奖”、三安集成电路“优秀供应商”、上海华力“2020?年度优秀供应商”等多项荣誉。

  为提高对客户的供应能力、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中船特气在客户聚集地建立了区域服务中心和仓储基地,统筹客户服务和仓储物流,增强服务和辐射能力。

  目前,中船特气立足河北、辐射全国,在上海、合肥、武汉、重庆建有4个服务中心,在广东、上海、江苏、湖北、陕西、重庆全国等地设立了7个仓储基地,覆盖了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华南等国内主要的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生产基地。

  简言之,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中船特气得到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同时,中船特气结合国内主要半导体客户的生产线布局,建立了“四中心七仓储”,持续增强服务能力及客户粘性。

  三、电解氟化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应用核心技术收入占比超九成

  经费是技术创新的保障。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船特气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

  研发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船特气拥有专兼职研发人员137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2.72%),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为81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3.43%),硕士和博士88人,高级工程师27人、研究员1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研发团队实力雄厚。

  平台是技术创新的依托。中船特气已建成河北省电子气体工程实验室、河北省特种气体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集成电路用含氟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研发平台。

  同时,中船特气与天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七一八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多方式合作,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船特气拥有境内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国际专利3项,同时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68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7项、团体标准15项,科技成果显著。

  在产研融合方面,中船特气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主营业务中。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船特气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10.14亿元、12.01亿元、16.41亿元、9.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78%、98.43%、94.67%、97.98%。

  截至2023年2月17日,中船特气承担了3个国家级重点项目、2个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4个河北省科技重大专项,获得“2021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2021年度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2次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攻关奖”。

  作为电子特种气体及含氟新材料供应商,中船特气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坚持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持续提升其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特种气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