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1979年解放军统计毙俘越军57100人,越南却称死伤415000人?
1979年5月下旬,解放军统计对越自卫还击战各部战果,进而披露。在为期28天的对越作战中,包括击毙击伤和俘虏在内,共计歼敌57100余人。然而,越南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在越南第六届国会第五次会议上却称,在为期28天的中越战争中,越南军人伤亡115000余人,另有30余万平民死亡。
战后中越双方披露的有关越方伤亡人数的数据相差巨大,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方的数据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
中越双方统计方式不同
解放军之所以得出歼灭越军57000余人,其中毙敌47700余人,击伤7270余人,生俘2173人这一数据,是建立在“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统计原则之上。
解放军对每一场战斗的战况统计,首先是以连、营、团观察哨当时的战斗日志为主要参考。缺乏连、营、团观察哨实时跟进的战斗,通过综合分析参战战士口述,友邻单位相关人员描述,打扫战场相关人员工作日志,战俘口述等信息作为参考,若遇到有争议的数据,则不予采用。
55军163师在同登攻坚战中摧毁的鬼屯炮台,因越军躲在巨型炮台工事内部,连、营、团观察哨都无法确定炮台里面到底有多少越军,也不知道炮台内部是否存在其它逃生密道,越军活不见人死不见尸,163师在拔除鬼屯炮台时,歼敌人数为零,不计入部队的战果中。
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东线部队在2月17日凌晨5点45分开始大总攻的时候,解放军参战部队同时对越军1000多个目标实施了长达35分钟的炮火急袭后,步兵才陆续发起进攻。
在炮击过程中,兵营、仓库、作战工事、通讯中心这些目标必然会出现大量人员伤亡的情况,但解放军部队进入现场前,越军已经做好善后工作,伤者被送走,死者被送去掩埋安葬。在此背景下,解放军没法统计己方炮兵部队用远程火力杀伤的越军人数。
还有就是,当时交战双方的通讯条件非常落后,1个排的士兵走散以后,就无法保持联系,在交战中,化整为零的越军士兵负伤后,有的躲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洞穴中,一直到死都没有被中越双方发现。这样一来,解放军在统计战果时,漏记了这些敌人的数量,而越军则视为失踪。
越军在统计己方人员伤亡情况时,比解放军更有优势,除了通过连、营、团观察哨了解情况外,还可以通过参战士兵口述、战后收容工作人员描述等方面去推断人员伤亡情况。因此,就出现了中国披露的歼灭越军人数只有越南官方披露的部队减员数据的一半的问题。
1989年,美国人柴因斯利用越南阮文灵政府向西方靠拢的机会,深入越南乡村走访了大量参加过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越军军官,最后披露的越军伤亡数据与武元甲披露的数据基本吻合。
武元甲披露的越军战损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有关越南平民的死伤数据,值得商榷。
栽赃陷害
至于越南平民死伤数据,中国方面未披露,越南方面声称有30多万越南平民死于这场战争中。但从行为动机来看,这只是黎笋集团为了栽赃陷害中国,挑起世界大战的产物。
切确地说,在为期28天的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确实存在大量越南平民死亡问题,但这些越南平民不是死在解放军的枪炮之下,跟中国无关,而是越南黎笋集团一手造成的。
在对越反击战死于非命的越南平民,大致可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次为战争爆发前,被越南当局视为“敌人”的无辜百姓,这些人要么只是凑不出当地官员摊派的“劳军费”;要么是不支持黎笋集团挑起中越战争,全家人悄然消失。
第二批次大约有10万人,基本是在交火区中活活饿死,高平省北部是重灾区。导致这一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黎笋集团为了迟滞解放军进攻,不顾当时的越南是推行配粮制度的事实,在交战区内大搞“坚壁清野”,被驱赶至深山老林的大量越南平民因缺粮而活活饿死在山里面(仅仅在41军战例选编中就有大量记录)。
这些死者当中,既有越南普通平民,也有越南官员,甚至有负责武装看押平民的越南公安军士兵和民兵。
第三批次的死者死于解放军撤军行动结束后,主要是在战争期间躲避饥荒而不服从黎笋政府野蛮管理,曾经获得解放军接济、或者给解放军指路带路的平民,或者是向解放军投降的越南武装人员的家属。这些人死于黎笋集团报复。
黎笋集团之所以选在战争结束后,提起30多万越南平民死亡,主要目的可能说为了栽赃中国,迫使勃列日涅夫政府卷入这场战争。
在为期28天的战争中,勃列日涅夫政府一直持有谨慎的态度,不愿意同中国这样的军事大国发生正面冲突,越军因此处处陷入被动局面。黎笋集团通过栽赃中国,可以实现向勃列日涅夫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做出相应表态目的。等于是质问勃列日涅夫政府,越南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十分之一的军队,损失了30多万平民,贵方什么时候出手?
苏越之间签署军事结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勃列日涅夫政府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在中越边境战争结束后,越南得到勃列日涅夫政府包庇,敢于违抗联合国做出的相关决议,拒绝从柬埔寨撤军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黎笋集团栽赃陷害中国,也可以团结民心,让更多不明真相的越南平民仇视中国人,为越军大举进攻中国制造机会。让黎笋没有想到的是,1979年7月,越南国会副主席,越南军队奠基人之一的黄文欢移居中国,揭露了黎笋集团的各种暴行,越军再也没有机会、条件大举进攻中国。
事实上,若中国不对越实施自卫还击作战,越南在黎笋集团的野蛮统治下,包括军队现役士兵在内,依然难以避免大批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
截止1978年末,越南先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越战争、美越战争,数十年的战火洗劫,举国上下满目疮痍,大片良田难以耕种。越南当时的耕地无法满足5300多万越南民众的正常粮食消耗需求。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黎笋集团宁愿对外侵略、杀鸡取卵,也不愿意接受世界各国的接济,这直接导致中国、日本、瑞典、印度等国家先后终止对越南各类援助。在此情况下,越南出现民众死于饥荒的问题在所难免。
其次,黎笋为了保持统治地位,在严重缺粮的情况下,越南官员可以随意杀害民众,越军士兵公开敲诈勒索。因此,越军内部,经常出现军官克扣士兵粮饷将士兵视为私人奴隶,为了减轻后勤压力杀害伤兵,士兵为了生存蓄意杀害军官等一系列问题。
解放军14军41师在攻克越南黄连山省孟康县一处越军据点后发现,溃逃的越军军官为避免手下伤兵和医护人员10余人被俘,选择直接杀害。一位名叫阮氏明的越军女兵在死前向解放军战士揭露了越军自相残杀的内幕,并将自己的日记本交给解放军战地记者宜云。
中国领导人在决定出兵惩罚越南时,就一直在强调,这是一场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是指战争持续时间短,作战空间有限,不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
在作战过程中,解放军主要是摧毁越军可直接或间接用于对付解放军的营地、炮兵阵地、作战工事、仓库、桥梁、观察哨、军用通讯线路等设施,使越军在短时间内无法再对中国境内实施大规模武装挑衅。
在中越边境战争结束后,黎笋政府披露的有关越南战损的数据,一直得不到世界各国的认可,特别是有关平民死伤、经济损失方面的数据,一直被认为可信度不高。
1982年3月,黎笋在发表“罪己诏”过程中首次公开承认,越南在其统治下,财政入不敷出,粮食、布匹、医药民生物资严重匮乏,越南民众存在严重的生存困难。这等于是承认了自身害死了大量平民的事实真相。
1991年,以阮文灵为代表的越南温和派执政后,有意规避这段难以启齿的事实,所以越南再也没人重新考证在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中的人员伤亡数据,结果造成了双方披露的数据存在巨大出入的问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