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行政区合署泰州!74年前的今天……

  

  1949年4月21日

  苏北行政公署

  在江苏泰州西郊张家坝成立

  苏北行政公署

  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在苏北地区建立的行政机关

  

  苏北行政公署

  早在渡江战役之前,中共中央、华东局即考虑江苏解放后的工作。鉴于江苏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是老解放区,苏南和南京是新解放区等情况,经中共中央批准,决定在江苏实行小省制,相继建立苏北、苏南两个行政区和南京市。

  1949年4月15日,中共苏北区委员会在泰州成立,萧望东任书记。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贺希明、惠浴宇任行署主任。苏北行政区下辖南通、盐城、淮阴、泰州、扬州五个行政分区,共41个县市,总人口约2000万。

  苏南、苏北行署区

  

  △图片:星球知识局

  1949年4月29日,苏北行政公署发布了两则通令。一则是告知苏北各级政府,华中行政办事处自即日起撤销,成立苏北行政公署,管辖原苏皖边区一、二、五、六、九等行政区,贺希明任公署主任。

  

  另一则是告知苏北各级政府,苏北行政公署印信已镌就,大印为“苏北行政公署印”,小印为“苏北行政公署”和“苏北行政公署主任”。

  

  1950年1月,泰州、扬州两地委合并,称泰州地委。苏北区党委机关则由泰州迁驻扬州。

  1952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江苏省建制,将苏北、苏南两个行政区和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11月1日,撤销了苏北、苏南两个区党委,成立了中共江苏省委员会,中共苏北区委员会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作为曾经的苏北行政公署驻地,泰州在建国初期的历史地位相当之高,担负起小省制“省会”功能。虽然时间短暂,但留下了诸多“苏北”印记……

  苏北党校

  那些“苏北”印记

  为了有计划地迅速培养大批党员干部,1949年4月,中共苏北区委党校在泰州苏陈庄成立。经过前期紧张筹备,1949年7月12日,苏北党校第一期培训班正式开班。中共苏北区党委书记萧望东、苏北军区司令员张震东、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郑平和全体教职工及轮训班学员出席了开学典礼。自此,党校教学工作正式步入轨道。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苏北党校共举办13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000余人,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经济建设部门及时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领导骨干。

  

  △苏北党校旧址(拍摄于2020年11月)

  1950年1月,苏北区党委机关则由泰州迁驻扬州,当年3月苏北党校也迁往扬州。

  1953年1月12日,苏北区委党校、苏南区委党校,在原南京市干部学校校址上正式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的成立,标志着苏北区委党校完成了历史使命。

  

  △△修缮一新的“苏北党校”旧址

  尽管苏北党校在苏陈镇从创办到开班教学仅一年时间,但对苏北区党委将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五反”等工作,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所作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苏北建设学校

  那些“苏北”印记

  苏北建设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苏北区党委、苏北行政公署于1949年5月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干部学校,旨在为新中国培养各类建设人才,是当时苏北唯一的高等学府。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中共华东局决定组建苏南公学、苏北公学。鉴于苏北即将转入和平建设时期,需要着重培养建设人才,于是改名为苏北建设学院,初定学制两年。1949年8月正式定名为苏北建设学校。

  

  苏北行署主任贺希明兼任校长,著名教育家、苏北行署文教处副处长孙蔚民兼任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校址位于泰州西郊,校部设在张家坝。

  

  学校开设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问题》《新民主主义论》等政治理论课,结合开荒种地等生产劳动,开展访贫问苦、忆苦思甜等多种形式教育。学校统一使用当时中专教材,推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进行各种专业训练。

  

  △苏北建设学校学生证

  1950年1月苏北行政公署迁往扬州,苏北建设学校随迁。1950年5月,为加大水利人才培养力度,华东军政委员会将苏北建设学校水利科与在南京的华东水利部水文技术人员训练科合并,成立淮河水利专科学校,这是新中国第一所水利专科学校。1951年更名为华东水利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与南京大学等院校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

  

  苏北建设学校主体被一分为二。一部分以夏华等一批学校中层干部为骨干筹建苏北干部学校,江苏省建制恢复后,与苏南公学在扬州合并,1953年改组为江苏省行政干部学校,1954年改组为江苏省干部文化学校,文革开始后被迫停止招生。另一部分以孙蔚民为首筹建苏北工农速成中学。

  

  △孙蔚民(1896—1968),扬州人,历任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扬州师范学院院长

  苏北建设学校办学虽然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但为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泰州革命烈士祠

  那些“苏北”印记

  1951年4月,中共苏北区泰州地方委员会、苏北行政区泰州专员公署将泰山公园内小西湖畔的临湖禅院改建为泰州革命烈士祠,7月建成。烈士祠保存泰州市、泰县、泰兴、靖江、兴化、江都、高邮、宝应、仪征、六合1市9县1万多名革命烈士资料。

  

  1982年,整修泰州革命烈士祠,设纪念堂、缅怀室、展览室等。1984年,泰州革命烈士祠更名为泰州烈士纪念馆。1996年,地级泰州市成立后,更名为泰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设在泰州泰山公园的泰州专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部分来源?|?记忆泰州?江苏档案

  编辑 | 今 昔

  制图 |?吴思斐

  责编?| 悦 鸣

  主编 |?戚?翔?闻 栋

  审核 | 孟海燕

  监制?| 朱建珊

  【版权声明:除泰州广播电视台自采外,泰州微视听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音频可能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处理。】

  泰州历史上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