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身为领导者,千万不要做“孤家寡人”!(值得收藏)

  

  引语:作为上司,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示范在前,管人在后。遇有利益,让部属先行;遇有危险,由主管承担。正如一位伟人所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就是管人者应有的胸怀。几乎每一个特别出色的上司都是一个专制的人。

  调查显示,90%以上的领导人是性格坚定,意志不屈的性格者。这种领导人当他们处于权力高峰时,就容易成为孤家寡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作为一位领导者,在推行一项新的计划时,一定要征求部属的意见,留意各方面的批评,因为那些批评,很可能就是推动这项计划成败的关键。

  因此,不只要注意赞美的言词,因为那对把事情做到更完善是毫无帮助的。

  一般说来,人都喜欢听好话,对于批评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部属为了讨好上司,往往只讲好话,因此领导者就很难听到部属真正的意见了。

  一个经营者若不明了自己什么地方不对,或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时,就应该多多鼓励部属提出批评,并听取部属的意见,这才是一位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身为领导者,要想顺利推行某项政策或统御部下,首先应该能虚地去听取众人的意见,要随时注意部属的善意批评,并且让部属有被重视的感觉。

  如此,才能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为未来的美好前途而效命。这就等于是无偿地借别人的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事业。

  要知道,一个人的智慧再高,到底比不上一群人讨论的结果。

  所以不采纳别人意见的领导者,一意孤行,不但容易造成错误,也得不到民心支持。

  作为领导者,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判断他人的意见,千万不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骄傲自满,拒人于千里之外,只能满足一时的愚妄式的虚荣,其最后结果,必然使自己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越来越愚昧从而被社会淘汰。

  

  许多上司的独裁还表现在不能容忍与自己个性不合的人,这是十分错误的。

  不管领导者多么有能力或自信心,如果不善于培养或运用人才,事业是不可能顺利开展的。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兼顾所有的事情。

  所以,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正确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也深知其必要性。

  但是要具体实施,却是十分困难的,它或许比筹措资金更难。

  要避免作孤家寡人,就要求在领导的周围有一批能干之才,而领导必须有正确的用人观。

  我们知道,用人之道,贵在顺乎自然,千万不可矫揉造作。

  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该责备的时候就责备,越自然越好。

  如果你有意培养人才,一定要激发他的使命感用‘我经营这家商店或公司,是为某种目的’的使命感教导部属,才能发挥培养人才效果。

  

  结语:

  领导人只要能够运用好这些人才,就可以成一番大事业。但有了人才之后,还得明了用人的具体方法。

  诸如,找出每一个人的特长并加以活用、考虑如何做到量材而用、适才而用等等。

  在使用人才时不要介意他的缺点,而尽量发掘他的优点,并加以运用、发挥的缘故。

  这确实是经验之谈。领导者若能赞扬每个部下的所长,避其所短,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呢?

  上司应这样做,应有更高的智慧和品格。时常注意,避免因别人和自己性格不合而错过了人才。

  用人才一向正大光明,即使性格与己不合的人,只要工作能力很强,就好好地重用。

  除拼命工作外,无论赞扬或责备部下,都应毫不做作地表现自己的诚意,才可使他们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