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绩溪金沙镇: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续写绿色生态新篇章
宣城市绩溪县金沙镇东临家朋乡、南临扬溪镇、西至板桥头乡、北至宁国市,全镇辖5个行政村,56个村民组,全镇土地总面积1590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7622.5亩,占总面积的92.8%,森林覆盖率高达89.7%。
近年来,金沙镇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责任,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完善体系建设,提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促“林长治”续写绿色生态新篇章。
加强组织领导,以责任落实为抓手,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建立健全“党政同责、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森林管护机制。持续推进“林长制”工作的开展,组织实施在镇,保护发展在村,截至目前我镇镇级林长9名村级林长5名,生态护林员(信息员)18名,设立林长公示牌5块,各级林长开展巡林556人次,实现了全域林长制组织责任体系网格化。将“林长制”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安排。充分运用林掌“APP”辅助巡林,明确镇级林长每月巡林不少于一次,村级林长每月巡林不少于两次。
强化护绿,以体系建设为依托,美化生态。积极探索实施“一林一技”“一林一警”服务生态功能区。联合公安和司法力量,严格落实林地、森林资源保护,坚决遏制侵占生态功能区、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建设活动,提高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力度,推动依法治林管林落地见效。我镇5片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由各级林长每月不间断巡林,强化巡护宣传,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与参与意识。
加快增绿,以优化结构为目标,修复生态。“生态兴则文明兴”。因地制宜规划造林方式,有序推进退耕还林绿色工程,完成历年退耕还林2241.05亩326个小班的外业核实和内业抚育补助发放工作;将生态修复(营造林、森林抚育等)工作纳入改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 同时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22年度,完成各项目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主要是完成其他成片造林49亩,计划外省级森林抚育5000亩。全面提升金沙镇绿化水平和生态修复工作。
严格管绿,以防管结合为抓手,守护生态。我镇各部门、各行政村从抓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火源管控等入手,加强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完善防火设施和护林员队伍建设,组建一支20余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和5支计110人的乡村义务扑火队伍,同时做好扑火器具的添置和更新,森林防火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劝阻农户焚烧秸秆10余起。强化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防预报工作,全面提升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能力,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完成金沙镇36个小班1355株枯死松树清理工作,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3000余株。有效缓解了外来有害生物的蔓延势头。
科学用绿,以农旅结合为载体,维护生态。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方针,全面做好兵坑村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态漂流+森林旅游和红色旅游,全力打造兵坑原生态漂流、草节湾“中国最美银杏村落”为代表的休闲林业,积极培育木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涉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林业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深化活绿,以林权流转为手段,做活生态。深化“林长制”改革,做绿色文章。健全林业产权制度,积极推行林权流转,尝试推行集体林地、承包地“三权分置”,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设置,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实际经营者。积极做好公益林和商品林政策性保险工作,完成国家级公益林3.87万亩、商品林8.0万亩的森林保险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实现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持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修复、森林质量提升和护林队伍建设,切实扛起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使命,严守生态红线,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续写绿色生态新篇章。(杨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