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教师需要“多棱镜”视角

  原标题:成就教师需要“多棱镜”视角

  

  每逢校庆,校长当仁不让是最忙的,有忙庆典的,有忙校友返校的,甚至有忙请领导的。校长围绕校庆,忙点啥?其实是很有意思、很有探寻价值的事儿。

  前不久,笔者在上海市闵行中学建校95周年校庆启动仪式暨“校友足球嘉年华”活动现场,发现乔慧芳校长的致词非常简短,但“含金量”十足,特别有分量:宣布成立闵行中学“求实”教师成长中心,设立闵行中学——高等院校优秀学生共育计划。按她的说法,这主要是开启学校新五年内涵发展,前者致力于教师幸福成长和学科高地建设,后者为学生架起贯通“学业——专业——职业”的成长规划立交桥,初衷是为了“让每一位师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将校庆的功能“物化”,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契机,这是教育家办学的眼光;作为教师成长的高光时刻,这是办学者的眼界;作为学生“三业”贯通的桥梁,这是育人者的眼力。在校庆的本质回归、价值判断和意义建构上,乔校长的主张和动义,踏准了新时期优质教育、优质办学的基线、路线和命线,富有深意。

  尤其是,乔校长对成立教师成长中心,还颇有一番思量。按眼下比较流行的说法,似乎成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更为常见,但乔校长将其定位为“成长中心”更有寓意。她认为,教师的教书生涯是一个连续并不断延展的成长过程,需要全能力具备、全身心投入、全方位付出,光有专业发展是不够、不足的,而成长中心的定位、方位和落位,符合教师生涯的特点,而且对推动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特色教师等群体的不同成长谱系的建构是有帮助和引导意义的。同时,乔校长觉得,教师成长是一个覆盖职业、事业和生活的大范畴,一个好教师应当是事业的奉献者,也是专业的佼佼者,更是生活的创造者。在她眼里,打扮得体、形象良好,懂得生活的也是具有美学视野和审美能力的一种特色教师。

  如果说,校长的模样就是一所学校的样子,那么,教师的状态就是一群学生的模样,这种“对应关系”,在乔校长看来,是有道理可寻的。怪不得,从校长岗位调任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六年后,她再回归学校,转任闵行中学校长,凭她的阅历和积淀,最终让她牵心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校长“管”教师,不仅要有事业心,而且要有人情味,要把全体教师放在心上。有意思的是,乔校长在闵行中学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认识教师、熟悉教师、发现教师。为了尽快认识教师,她把各教研组的照片拿来,放在办公桌上,每天指认,将180余名教师的名字和形象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号入座”,缩短因为一时难以辨认的窘相和认知周期。“尽快地能叫出每个老师的名字,不仅仅关系到彼此的认识时间,而且会显示一些不经意的元素。尊重老师,也许首先从这里开始。”为了使教师更安心地从教,她还千方百计“化缘”,得到校友和一些企业的大力支持,使教师成长中心的运作更有底气和支撑。

  校长“爱”教师,不仅要为教师争取正当的利益,还要出谋划策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时空。乔校长在看到一位“80后”历史教师的《生涯导师的几种打开方式》PPT之后,觉得很有见地,于是发挥其特长,在校内已辟的历史专用教室,鼓励其真正地使用起来,以学校校史追寻与布展为题,进行专题建设。后来,这位历史教师走进华谊化工厂等闵行史迹等地,发现了学校1928年诞生时的老校址等一批珍贵史料,还带领学生作为拓展课内容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以此帮助学生从身边最近的校史开始,滋养家国情怀。

  都说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支撑优质办学的中坚力量,如何在新时期、新任务的背景下,将教师潜在的能量变成兑现的力量,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大课题。说真的,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都是很大的,他们在完成教书育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自身要有成长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时还要做一个能够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健康人,的确面临的挑战很多。在这种情形下,校长对教师的态度,可谓“多棱镜”,对教师的职业感受和获得影响极大。显然,乔校长对校庆的着眼点和关注点,以及其非同寻常的做法和说法,也许能为当今如何关怀、成就教师的命题提供鲜活的答案。

  (本文刊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3年4月20日出版,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作者系《文汇报》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