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为了抢占名校教职工子女入学名额,这届家长抛下大厂高薪,转行竞聘老师...
重要!重要!重要!公众号改版
请按↑↑图示设置【星标】,及时获取升学热点
又是一年升学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群家长很彷徨。
“对口的小学好不好啊?”“万一摇号到‘不灵’的学校怎么办?”......家长们的问题总是集中在这段时间爆发。
此前,我们就为大家盘点了——
2023年,全市83所民办小学招生,合计统招计划13346人,对比去年统招计划,增加了1615人;
全市108所民办初学招生,其中51所学校采取购买学位政策,合计统招计划13717人,对比去年统招计划,增加了239人。
尽管学位总数有所增加,但不少热门校依旧一位难求!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少家长将目光转向了另一条蹊径——教职工子女名额!
图源 | pexels
不得不承认,这届父母真的太拼了!为了把孩子送进心仪的学校,他们不仅能“鸡娃”,还能“鸡”自己......
“清北毕业竞聘老师
只为一个入学名额?”
这届父母卷起来了...
一般而言,民办学校会分为走读、住宿、教职工子女这几类进行招生(没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则不以住宿这一类进行摇号)。
在今年各区的义务教育招生方案和细则上,我们也能看到各类目具体的名额情况,绝大多数民办校都会招收教职工子女和举办者员工子女。
▲青浦世外2023年招生计划 图源 | 学校官微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名额数量较少、基本上都不会太过关注,但偏偏有不少家长瞄准了这个赛道,直接入职心仪学校当老师,为孩子未来的升学早早铺平了道路!
▲某位妈妈先是入职了北京某私立学校当老师,又觉得环境太卷,于是带着老公和孩子奔赴深圳,落户后又进入某公立高中做老师。图源 | 小红书
本以为这已经够拼了,结果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原来这么做的家长还真不少!
有妈妈曾担任投行高管,为了让孩子能进入TOP学校,毅然辞职考教师资格证,应聘到了某小学当老师;
还有爸爸为了小孩升学,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拼命冲博访学,最终搞定自己简历到某大学工作,拿着之前1/3的薪水换回12年一贯制升学......
图源 | pexels
甚至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条路子也越来越卷了!现在想当老师,尤其是TOP学校的老师,那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
此前,深圳中学就曾公布“豪华”教师阵容,超4成是博士,其中不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TOP学府,任谁看了不说一声“绝”
可以看到,这届父母不仅“鸡娃”有方,“鸡”起自己来也是毫不手软!
鸡娃不如鸡自己
父母的认知,往往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一句谎言?
下面的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是用错了对象。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
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决定了一个孩子从哪儿开始跑,往哪儿跑,怎么跑。”
很多时候教育的悲剧,往往是父母早早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及人生追求,却寄希望于孩子的身上,想要通过“鸡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是欲望。
马云就曾在杭州云谷学校的开学演讲中批评过这种现象,他说:“自己没读好书的妈妈,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研究生。”
本着让孩子有个“光明的前程”的愿景,这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强加在孩子身上。
图源 | pexels
殊不知,这种错误的高期待,不仅会让孩子伤痕累累,也会让父母焦虑不堪。
其实,与其费尽心思地鸡娃,“鸡”自己似乎是一条更直接、可行度更高的路线。
近年来,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拓宽认知的边界:
· 996妈妈白天工作晚上备考,考上复旦MBA;
· 爸爸博士毕业,7岁女儿到场祝贺;
· 49岁交大宿管阿姨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
· 57岁成都妈妈为追寻自己的电影梦,与儿子一起考上大学......
此前,小红书上就有一则热门帖子:53岁的爸爸要来哥大读研究生了。
从内容来看,这名爸爸堪称“卷王”:二十出头从浙江大学本硕毕业,三十岁拿到了MBA文凭,接着在自己毫不相关的行业创业。
三年前开始每天坚持背单词,考完了托福和GRE,现在拿到了哥大sipa的offer。
图源 | 小红书
这种以身作则的学习势头,让儿子直言“害怕”的同时,也让他能够奋勇直追——儿子已经是纽约大学的学生了。
这些懂得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不断向外延伸的力量。
好的教育,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也许,有人会感慨都当父母了,人到中年就不要瞎折腾。但比起相信凭一己之力就能造出“神娃”,我们更需要先把自己的路走明白。
投资娃很重要,投资自己也很重要。
经常听身边的父母们说,为了孩子自己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放弃晋升的机会,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放弃美食和旅游。只求孩子听话懂事,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就心满意足。”
图源 | 《茉莉的最后一天》
——但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
“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承受父母为了自己而放弃自我的压力。因为他们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自我,潜意识里会在孩子的身上‘找补’。而这种‘找补’,一旦掌握不好尺度,陷入偏执之中,便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为人父母,不该只是一个牺牲自我,抛弃自我的角色。
主持人董卿也曾表示,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先去做什么样的人。
图源 | 《面对面》
唯有当你自己成长得足够优秀时,你的孩子才会站在你的肩膀和格局之上,达到更优秀的层次。
为人父母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在鸡娃与自鸡中,总会有很多的取舍。在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我们或许能看到一条更开阔的自我成长之路。
又是一年升学季
为孩子规划心仪的学校
尽在
远播国际特色学校咨询会
5月13-27日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13场热门活动等你来约~
覆盖幼小初高全龄段热门学校
校长现场揭秘牛剑藤校录取秘籍
学校老师亲临现场答疑
参加学校开放日、登记考试
外籍、港澳台、跨市生选校解疑
民办摇号政策全解析
更有入学考情、升学资料、攻略领取...
欢迎点击下方图片预约参会
(*活动仅对报名家长开放*)
点击预约?
文章部分素材整理自小红书、妈妈手册、Miki粥、阅读第一、微博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国际学校相关信息
专注国际教育15年的
找学校|约访校|看资讯|查榜单
公众号菜单栏解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