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同学来旅游请客他花8000,听了老板一句话偷溜走:不当冤大头

  宋建功今年42岁,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一般大的同龄人大多都选择了出去打工,只有他一根筋,留在了村里。

  他说,他就不信,土坷垃里生不出金蛋来。

  这些年,他养过鸡喂过鸭,扣过大?种过果树,栽过药草育过鲜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被认识的人叫做疯子,也很少人愿意跟他交往。

  

  不怕别的,就怕他跟自己借钱,现在这个世道借钱的是大爷,讨钱的都得装孙子。

  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他终于折腾出了名堂,靠一百亩生姜,一跃成了村里的百万元户。

  那年的生姜格外的值钱,他又把握住了时机,出窖的时候,一斤卖到了8块7。

  而他的姜,质量好亩产高,均扯一亩地一万斤。一百多亩啊,你算算得收入多少?

  除去人工种子化肥,他不但还上了饥荒,净撇还有好几百万。

  那一段时间,宋建功数钱数得手疼,媳妇更是又哭又笑的。

  结账死活不用银行转账,她只收现金,还说这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她得饱饱眼福。

  银行转账什么的,叮咚一声连个钱的影子都看不见。

  宋建功看着媳妇黑红的脸,眼晴也是湿的:“听你的,咱就要现钱……”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宋建功工有钱了,联系他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事没事的都想混个脸熟,这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个三灾两难的,平时不联系,万一有事用的着的时候,也不好开口是不?

  宋建功的电话多了起来,应酬也多了起来。他的家住在一座著名的5A景区附近,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有许多所谓的朋友同学过来借聚会的名义旅游的。

  只要不是太过分,宋建功总会耐心的接待。

  今年的五一,前十天他就接到了高中同学李明的电话,说是来这儿旅游了,想和他聚聚:

  “老同学,细算起来咱们已经20多年没见面了,我去了,你不会不欢迎吧?”

  “怎么会呢?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咱们的关系挺好的,这样吧,你什么时候来提前打个招呼,我请你搓一顿……”

  李明这个人,宋建功倒还记得。

  

  高中的时候他们住的是上下铺,记忆里那个精瘦的青年不大爱说话,也很少凑群,跟他的交集并不多。

  唯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星期,宋建功的生活费不够了,连着吃了两天馒头就咸菜。李明看着不对劲,给他打了两顿饭。

  当时钱被他买了什么东西,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反正那个时候,他觉得是非买不可的。

  高中毕业以后,听说他去了南方发展,后来在那边安了家,应该是混的还不错。

  “你来多少人,我也好提前安排……”电话里扯了半天,宋建功问。

  “就是我一家人,不多不多……”

  转眼间到了五月二号,宋建功在樱株大棚里忙了一大早,刚吃完早饭就接到了李明的电话,说是他们过来了。

  “老同学,你在景区里有没有认识的人呀?能不能帮咱们逃个票?一个人80呢,还不算停车费……”

  “这个咱们没办法哈,现在景区售票处都安了电子眼,买没买票都清楚,谁放进去的谁补上,有认识的人,他们也不会这么干……”

  

  “那就算了,我们再看看吧……”

  “对了,你们什么时候下来,我在饭店订一桌?”

  “十二点半吧……”

  宋建功放下电话,骑车去了村里的农家乐。这几天农家乐的生意太火爆了,你不提前预定都排不上号。

  因为不知道他们具体来了几个人,宋建功订了一个10多个人的大桌。

  又把招牌菜点了几个,人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就能立马上菜。

  媳妇去了景区卖大樱桃了,他过去帮了会儿忙,又找了五个小红桶装满。

  别看这几个小红桶看不上眼,每桶都能装5斤,四十块钱一斤的樱株,这一桶就是200块钱。

  这些年,他又发展了好几种产业,扣了几个大棚,早期的草莓现在的樱株,是他重点发展的项目。

  收入还真的不错。

  

  媳妇看他装了四五桶,心疼得直咂舌:“建功,这得小千块了。

  你什么样的同学呀?值得你这么大方?”

  “高中上下铺的兄弟,上学那时候啊,帮过我几次。

  就当是报他当时的伸手之恩吧……”

  媳妇撇了撇嘴,伸手把桶拎回去一个:“你拿那4桶,4桶还要800块呢!”

  宋建功笑了笑,没有多说。你这个媳妇啊,跟着自己,苦日子过惯了,哪怕有了钱,还改不了那个小气抠门的老毛病。

  一点,李明打来了电话,说是已经在农家乐里等着了。

  宋建功拎起樱桃骑车赶了过去,老远就看见一大群人在农家乐门口的大榆树下站着。

  走近跟前,有人过来搭话,他差点没认出来:“建功,哎建功,我在这儿呢!你小子模样倒是没有变呀,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怎么没变?老喽,你看白头发都出来了……”宋建功笑着搭讪。

  不得不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啊,这把杀猪刀把李明打磨的一点以前的样子都没有了。

  眼前秃顶大肚的中年人,如果不是声音没有变,他根本都不敢认他。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媳妇和两个儿子,这个是我岳父岳母,这是我大姨姐一家,这个是我同事一家……”

  看着眼前这一大群人,宋建功不由的庆幸,多亏要了一个大桌,否则还真得坐不开。

  一大群人围着圆桌坐下,宋建功招呼:“大件我已经点好了,你们看一下还需要什么菜,让他们现炒就行……”

  李明也不客气,起身拉着他去了厨房:“建功,你都点了什么了?”

  “辣子鸡,清水鹅,酱香肘子,蒜蓉鱼,这是他们的招牌菜,别的你们喜欢什么再点就是了……”

  “这个这个,烤羊排,我儿子好吃。这个这个,油炸蝎子,自从我去南方以后,我就再也没吃到这个家乡最正宗的味道了……”

  一口气,李明又点了十道菜。

  

  宋建功有些头疼,那一道油炸蝎子,五百多呢!这一顿饭,没个一两千看来是拿不下来了……

  点好了菜,他们又拿了两提饮料,李明他们都是自驾游开车过来的,不能喝酒。

  为此,李明的话里话外都是遗憾:“这聚餐不喝酒啊,实在是没有劲……”

  聚餐的人多,菜上的很慢,好在宋建功提前定好的菜先上了桌,几个孩子也是饿狠了,筷子基本不停。

  “早晨吃点早,孩子没胃口,让你见笑了……”

  “没事没事,理解理解。”宋建功笑得有点尴尬:“ 小孩子嘛,饿得快,你们先吃着,我再去催催……”

  宋建功离开了座位去了后厨,正好遇到农家乐的老板,是他本家的一位堂哥:

  “建功,这是你什么朋友啊,让你这么破费?这一桌可是不便宜呀!”

  “哪什么主要朋友,就一高中同学,20多年不见了,这不奔着我来了,不招待也不行啊!”

  “我跟你说,你这个同学可不地道啊,你们刚才在后厨点菜的时候,他带过来的那几个人又买了七斤洋蝎子十斤野山蘑。

  

  那个女人,对,就是穿黑衣服的那个,应该是你同学的媳妇吧,她说,她听李明说了,他这个同学人傻钱多,又要面子,要他们尽心的买,有人兜底呢。

  他这是,拿你当冤大头了吧?”

  宋建功拿烟的手一顿:“哥,他们大概要消费多少钱?”

  “饭钱在1500左右,我还只收你成本价。再加上他们买的那些东西,怎么也得七八千吧。

  你知道的,蝎子这几年大贵,一斤就要700多,七斤可是要小五千……”

  “这样吧哥,你先安排把菜上上,我把饭菜钱结给你。

  至于其它的,他们吃饱喝足了,你和他们要。

  还有,麻烦你十五分钟后给我打个电话……”

  宋建功嘱咐好了,坐回桌上,又和一桌人寒喧起来。

  十五分钟后,电话铃声响起,他借口家里有急事离开:

  “李明啊,饭菜钱我已经结好了,你们放心吃就好。

  实在不好意思啊,这一次真的是有急事,这不电话都打过来了,就等着我过去处理了。

  等你们下回来我再好好招待你们……”

  

  “那怎么好意思呢!这样吧,老同学,什么时候你去了我们那儿,一定要和我说,我再请回来……”

  宋建功答应着,出门把手机关了,樱株也没往下拿,骑上车就走了。

  该尸的地主之谊,他已经尽了,对于这些不知足的人,没有必要再惯着。

  他是实在,可是不傻,这样的冤大头,谁愿做谁做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