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织密安全监管责任网 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板”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百业兴旺,安全为首。近日江苏省常州市安委会印发《常州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分工》,在进一步明确各行业领域监管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新行业、新业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和遏制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懈加固城市发展的安全底板。

  当前,常州市正锚定“新能源之都”的发展定位全面起势, 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冲刺“GDP万亿之城”,随发展伴随而来的安全风险加速传导、渗透、叠加、放大,安全形势挑战日益复杂,急需出台有关规范来明确监管责任。

  《责任分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 “三管三必须”“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一家牵头、多家协助、各负其责”“管合法也要管非法”“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等原则,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堵塞安全监督管理漏洞。

  《责任分工》细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责任分工,围绕全市当前安全生产重难点问题,聚焦道路交通、水上和铁路交通、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45个细分领域,从源头管理和日常监管执法两个维度,梳理出263个安全监管重点环节,逐项确定安全监管部门分工和主要监管职责,厘清安全监管“链条”责任边界,推动解决部门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问题,全方位织密监管网。例如,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监管,从生产、强制性产品认证、销售、登记上牌、路面执法、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细化,监管责任明确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并突出压实外卖等即时配送平台的主体责任。

  《责任分工》明确新产业新业态安全监管责任,紧密结合产业结构和城市定位,深入梳理近年来发展快、风险高的新领域、新问题,重点针对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小型游乐设施设备、新能源汽车、加氢站、装饰装修工程、自建房、群租房、盐穴储气库、高空旅游、高风险运动项目等新业态,按照职责相近原则,分别明确了安全监管部门分工和主要监管职责,实施“清单化”管理,推动解决“想不到”“管不好”的问题。例如在新能源领域明确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新能源汽车生产、加氢站的安全监管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新能源汽车和加氢站涉及压力容器的质量监督,供电部门负责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的建设、运营、维护,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氢气道(水)路运输的经营许可及行业监管。

  《责任分工》聚焦制发质量,抓细抓实文件起草各个环节。在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及时将《常州市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全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新要求吸纳其中。先后三轮书面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对有职责争议的事项采取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充分听取意见,并在文件签发前召开专题会签会邀请所有部门及分管市领导签字确认。

  常州市交通运输局专职委员黄开军说:“这是从全市层面开展的一次高效、科学、系统性地研究,进一步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厘清安全监管责任,细化风险防范措施,构建安全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审核:潘瑞凯

  责任编辑:徐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