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婚姻有多爽,过来人告诉你答案
我丈夫和我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双方都在体制内。
我们结婚前,公公婆婆给男朋友买了房子、装修、家具、家电,我家一分钱也没付。
自然,结婚后,我带着包搬进来,我也没有要求丈夫在房产证上加上我的名字。
后来,为了方便公公婆婆、父母和我们的小家庭,我们都在同一个社区买了房子。只是在南北不同方向。
这样既能保持距离,又能方便我们以后照顾他们。
刚结婚的时候,因为婆家所有的钱都买了房子,真的没钱了。
所以,我们家不要彩礼,婚礼是各办各的,各收各家的红包。
所以,直到现在,两家都没有太大的矛盾。
我妈妈告诉我:“组合一个家庭并不容易。好的时候好好生活。如果将来有人改变主意,那也好分手。如果你想回来,就回来过。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这永远是你自己的家。没有人会把你赶出去。”
我真的很感谢我的父母永远支持我,理解我。
每次回家,妈妈都会给我钱,她说,这是补贴我的,怕我过得不好。
每次我慷慨地拿着它,我不会害怕什么亲戚风言风语,因为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每次回父母家,一回去就躺在沙发上。
没有人会说我,给我脸色看。
每次回父母家,我的房间还是那个房间,我妈妈每天都把我的房间打扫干净。
假如我有一个哥哥或弟弟,那真的就不是回娘家了。
而是回哥哥嫂子家,回弟弟媳妇家。
我不能像现在这样空手去,一回去就肆无忌惮地和妈妈撒娇。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独生子女将来会面临养老金的压力。
我觉得这些人想多了。
那一年,我父母出了车祸。当我赶到医院时,医生说情况不太好,要进入ICU。
在他们的行李里,我找到了他们的身份证、医疗保险卡、手机和银行卡。我知道密码。
快速入院后,我叫了一个陪诊员,他帮了我很多。
照CT,父母搬不动,陪诊员叫了四个工人帮父母完成检查。
ICU那几天,我又请了一个护士帮忙做饭送饭。
转到普通病房后,请了两名护士照顾父母,直到出院。
这就是独生子女面对父母养老所做的。
事实上,很多事情,不是孩子多,孩子多不如钱多。
父母出院那天,有医保,直接报销80%。剩下的,医保账户有余额,直接刷卡,相当于整个住院期间,个人只给护士、饭钱、日用品、陪诊员钱。
那时候,我满脑子都在想,不管付出多少,我都必须救我的父母。
因为只有他们在那里,我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母亲家。
不是哥嫂家,不是别人家。
只属于我的家,只属于我和父母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