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设计教案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够准确求出圆柱的体积。
2.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感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柱的体积公式。
【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底面积、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让学生比较三者体积的大小。
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够知道两者体积相等,但是不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猜测圆柱的体积如何计算。
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x高以及类似柱体的结构,学生能够想到圆柱的体积也与其底面积、高有关。引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讲解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底面形状,因为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故而导致学生不会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的探究过程。
结合圆可以近似转换为长方形,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圆柱能否近似转化为长方体小组活动,结合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将课前下发的圆柱体教具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找拿到被分成不同份数的圆柱体的学生展示拼接结果,请学生观察转化后的物体,发现圆柱可以近似转换为长方体,并且份数分的越多,越接近长方体。
教师大屏幕展示圆柱体转换为长方体的动画过程。
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原来的圆柱体与转换后的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得到,体积相等,圆柱体的底面积等于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
请学生尝试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类比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够得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教师说明,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请学生写出体积公式的符号表示,得到V=Sh。
(三)课堂练习
1.解决导人问题:底面积、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者体积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2cm,高为 10cm,求圆柱的体积。总结体积公式V=πr2h。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第3题,并思考圆锥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