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驰
4月26日,天津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据介绍,2023年一季度,天津海关已查扣侵权嫌疑商品28批,涉及机动车配件、玛钢管件、浴巾等商品15.26万件,分别同比增长33.33%和69.98%。
为推动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天津海关结合自身“海运业务为主,业务门类齐全”的特点,连续七年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龙腾”专项行动。聚焦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渠道、重点商品和重点国别、地区,细化26项具体工作措施,持续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数据显示,2022年天津海关共对208批次的进出口货物采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立案查处侵权案件97起,扣留涉嫌侵权货物近59.56万件,案值合计人民币2197.87万元。
同时,天津海关以惠企服务为工作指引,设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津企绿色通道”,鼓励天津市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运用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站稳海外市场。2022年以来,通过风险布控、跨关区合作,查扣侵犯“凤凰”“雄鸡”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17批,扣留自行车配件、锄头、焊条等商品18.7万件,辖区48家企业的173项知识产权备案申请,经海关总署核准生效。
在执法协作方面,天津海关进一步优化“京津冀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合作,建立数据共享、布控共商、监管共治、人员共训的区域协作机制。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等维权联盟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在培训、宣传等方面强化关企互动、互助。与相关部门联合拟定《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保护协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2022年以来,天津海关共接待人民法院协助司法事项19件,向天津市公安局通报侵权案件线索18起,移送案件8起。
此外,天津海关还与新加坡关税局开展“中新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执法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建设走深走实,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