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松炜 梁正杰 通讯员 邱月玲

  5月8日上午11时,当佛山市第一中学学术报告厅的屏幕上显示《关于赵一曼女士伤检诊断报告》时,现场陷入一片寂静。

  “19年了,离开的时候,是热乎乎的团圆饭。回来的时候,是你们冰冷的墓碑……所有的这一切换来的是……我们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约半小时后,当肖霜将王鹏的“告慰书”读毕,现场约千名嘉宾和师生献上了最为响亮而持久的掌声。

  5月8日,由佛山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主会场活动在佛山市第一中学举行。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肖霜受邀为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诵读红色家书 做新时代好青年”思政课。

  

  “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主会场

  “回顾百年历史征程,无数先辈曾给他们的爱人亲人留下了一封又一封珍贵的家书,我们称之为‘红色家书’。‘红色家书’历经岁月洗礼,即使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力透纸背、句句滚烫。”在这堂特殊的思政课上,肖霜选出夏明翰的“与妻书”、赵一曼的“示儿书”、黄继光的“明志书”、王鹏的“告慰书”,对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展开详细介绍。其间,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李先勋和王语琴分别诵读了夏明翰的“与妻书”和赵一曼的“示儿书”。

  

  佛山一中高二年级的李先勋现场诵读夏明翰的“与妻书”

  红色家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肖霜的回答是:家国情怀。“在红色家书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先烈们舍小我为大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被他们身上的大情、大义和大爱所感染。”她希望广大学子能从革命先辈的柔情与铁血之中,汲取前行力量,厚植家国情怀。课堂最后,肖霜寄语广大学子们,要不断从“红色家书”中汲取精神力量,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课堂结束后,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旦增贵赛说,这堂思政课以家书为线贯穿始终,“讲到的英雄们的事迹,都记住了。”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东翔学校思政课教师张老师表示,课堂从细微之处剖析了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励师生使自己成人、成才,为国而努力。“课堂声情并茂,也让我明白要多学习,让自己的这一桶水满起来,才能够给学生更满的一碗水。”他说。

  据悉,本次“佛山全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还在佛山各学校设置了线上分会场。分会场与授课现场同步,组织学生和思政课专兼职教师统一观看。

  

  佛山市禅城区惠景中学组织学生观看

  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思政课改革创新,把课程思政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构建“课程、活动、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做到人人、处处、时时是思政教育,着力提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实现“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牛智杰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