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研修(76)|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中学:融合创新平台应用,数字化赋能

  

  2022年7—8月,1300余万教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开展暑期学习,收获满满。为进一步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累汇聚暑期教师研修的优质典型、可迁移的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和工作经验,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组织开展了“2022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全国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投稿近3000篇,经过初选、终选两轮遴选流程,最终选出150篇稿件。

  现将遴选出的150篇特色案例进行发布展示,希望藉此传播、推广先进经验和模式,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教师队伍建设助力。

  融合创新平台应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中学

  摘要:基于新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建平临港中学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抓手,以融合创新应用为主线的校本研修思路,采取“理念先行,主动发展;融合应用,创新发展;普及应用,全面发展”的校本研修策略,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探索构建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培育胜任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未来教师”。

  实施背景

  云计算、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的互联网技术推动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巨变,给教师队伍带来了挑战。需要积极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特点,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

  新建学校以新入职年轻教师居多,教学热情有余却经验不足,自身专业发展提升需求迫切。因此,学校在办学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课堂教学难以个性化,优质教师无法覆盖所有学生,学生学习缺乏深度理解和探究的必要手段等。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迫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新课标新教改实践,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探索“立德树人”理念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主要做法

  学校以“互联网+”思维,确定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为抓手、以融合创新应用为主线的校本研修思路,助力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提升。

  一、理清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和浦东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区位优势,创新校本研修形态,在新课标新教改实践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普及,借力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开展数字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促进学校育人模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家校协力育人方式的转变,提升立德树人效能。

  二、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创新研修方式

  创新开展系列校本研修,以用促研,让教师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

  1.拓宽研修路径,提高培训效率。

  教师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进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网络研修。观看视频、完成作业,碎片化学习为教师减负;学习笔记、教师作业平台自动评分,为培训管理增效。利用平台定期开展网络研修,与教研专家结对,打造精品课例,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提升。

  2.强化研究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以上海市党建课题《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提升立德树人效能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XKT43)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初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为引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融合应用水平。

  3.挖掘校内优质资源,实现团队发展。

  依托“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刘景菲名校长工作室”,发挥名校长团队示范引领作用,名师讲坛、名师课堂、师徒结对、主题研修和课题研究,实现从典型引领、分层推进向学年复制、普及应用迈进。校内外研修资源的整合,提升了研修品质,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

  4.开展校本教研,汇聚应用智慧。

  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定期开展网络教研。开展空间研课、线上磨课、空间授课、线下评课,汇聚团队智慧,结合空间数据及应用案例,梳理、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校际交流、专家远程在线观课与实时点评,异质多元的网络教研为囿于校本趋于同质的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

  5.打磨智慧课堂,转变育人方式。

  构建“三段七环节”智慧课堂基本模式,形成“云端构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智慧发展”的课堂学习特色,打造良好的育人生态。课前,通过云空间发布导学案、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源,让自主学习有效发生,实现以学定教;课中,利用智能终端,推送学习任务,学生利用空间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课后,通过个性作业推送、批改和数据分析,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6.实施资源共建,服务教学学习。

  每位教师把自己的教案、导学案、课件、微课等资源发布共享到本校来建设套件资源,共建共享的学校资源为教师优化教学、学生开展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创新建设机制,实行党支部书记首席,教师发展处负责,信息办跟踪辅导。以用促研,让教师在应用、研讨、反思中迅速提升。

  7.借助技术支撑,完善评价管理。

  借助应用平台进行质量分析、学业测评,依据平台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加强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跟踪指导。按需融合,创新应用,打通课内与课外,连接课堂与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基于平台数据,生本、生动、生成的智慧学习,让学生提高素养的载体更加多元与开放。

  三、运用平台赋能教育教学实践创新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探索实践,拓展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新途径。

  1.优质教育进课堂。

  搭建师生互动学习的智慧课堂。课前名师微课伴学习,课前预习有的放矢;课中教学便捷高效,广泛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兴起;课后个性分析促评价,课后复习各美其美。“三段七环节”智慧课堂基本模式改变课堂育人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情境生动化,教学资源精品化,评价动态多元化,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与班级管理智慧不断提升。

  2.优质教育进家庭。

  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搭建互学互助的学科教师共同体、慧学工作坊,培养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教师队伍,让每名学生都能接受名师辅导;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挥家长和学校线上线下助力作用,创新学生成长评价,从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五个方面完整记录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数据,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实现优质教育进家庭,使家校社协力推进立德树人迈上新台阶。

  3.重构教师管理方式。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与教师培养、培训、资源配置、管理评价等核心工作深度融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成长”区域学校项目化学习展示,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研讨会说教学得失,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谈听课感受,品新式课堂的变化,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成效及感受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校本研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难题,在学校办学中初见成效。

  一、学校办学理念提升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推动了学校智慧教育理念深层次探究与特色化实践,带来了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借助教师网络教研和课堂观察大数据技术,使大面积科学推广教学改革成为可能,让封闭的课堂变得开放与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每天追求积极的变化”的学校文化丰盈升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氛围和新的育人体系正逐渐形成。“乐观积极、开放包容、尊重体验”成为教师的积极追求,“主动发展、合作探究、创新实践”成为学生的生命自觉。

  二、育人模式重新构建

  “三段七环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全面铺开,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得到有效保障。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的共同开发,促进了学校课程的生长、文化的生成。使学校课程构建由标准化走向个性化和特色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三、教师专业发展步伐加快

  平台数据、应用案例的累积与比对分析,促进了智慧课堂的迭代提升,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步伐,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杨晓东、龚孟婷、陆大禹等教师分别在课堂教学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脱颖而出。随着课堂育人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快速提升,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四、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成效凸显

  领航校长工作室智慧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各具特色的信息融合课,彰显了教师先进的融合应用理念,发挥了带动成效。学校实践经验《智慧教育拓展育人工作新路径》《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 提升立德树人效能》分别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校长》发表,在刘景菲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学校得到推广,促进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未来,我们将持续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完善校本研修体系,深入开展新课标新教改实践融合创新应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完善学校评估、师生评价,相信建平临港中学一定能走出一条由减负增效转向优质均衡、智慧发展之路。

  精品悦读

  精品悦读

  

  学术精华

  

  学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