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就义前,妻子说“我想为你生个孩子”,他却说了句“狠话”
文·段宏刚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民族脊梁”?为了正义勇于牺牲自己生命,以此来唤醒和鞭策同胞砥砺前行的人,有资格享有这个殊荣。
历史上,这样的人不少,近代著名思想家谭嗣同(1865年——1898年)先生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1898年9月底,“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逮捕所有参与变法的人。事先听到风声的康有为和梁启超,早先一步逃离京城。紧接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六位仁人志士被抓捕。几天后,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在刑场上,谭嗣同被刽子手用钝刀砍了30刀后才被处死,现场十分惨烈。他的妻子李闰望着他哭喊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
谭嗣同听后,抬起头扫视周围群众一眼,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狠话”,现场群众听到后无不为之动容,心中暗暗佩服他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李闰出生在湖南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咸丰六年进士李寿蓉,为人正直,擅长诗文书法。
李寿蓉担任户部主事时,跟同事、同乡、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相识,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知己。后来,两人发现谭嗣同和李闰同年生,有相同的爱好,就给他们定下“娃娃亲”。在过去,亲友之间约定“娃娃亲”的现象很普遍,能让两家人亲上加亲。
1883年,谭嗣同和李闰成婚,婚后二人志趣相投,相敬如宾,李闰非常支持丈夫在事业上的想法。
1889年,两人生下一子,看到儿子出世,谭嗣同满心欢喜,每天忙完工作都会逗儿子玩。然而,造化弄人,他们的孩子天生体弱多病,几个月后便夭折。
面对这个打击,谭嗣同整日茶饭不思。直到自我调整数月后,才逐渐走出丧子之痛的折磨。
此后,他决定发奋“读万卷书”,进京考取功名。同时,他不忘“行万里路”,先后游历直隶(今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地,一边结交当地名士,一边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
正是游历完大半个中国,让谭嗣同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随之,一些新想法在他的心里滋生,他发誓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历史的进程。
把操持家务的担子委托给妻子后,谭嗣同坚定地踏上京城,他要在这里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完成这个伟大事业。
临走前,谭嗣同给妻子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十五年来同学道,养亲抚侄赖君贤。诗句里充满了对妻子的感激之情。
1898年6月11日,在光绪帝的授意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知识分子领导的“戊戌变法”正式拉开序幕,旨在文教、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方面推行改革,改变大清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不再任人宰割。
但是,此时“维新派”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合力绞杀下,维持100余天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等待所有参加变法的人将是通缉令。
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将于几天后跟其他五人一起砍头示众。
行刑前的一天晚上,大刀王五买通狱卒,冒死前往大牢准备营救谭嗣同,谭嗣同却大义凛然地说:走什么?谭某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将血荐轩辕,圆我一个忠君爱国之心。
无奈,大刀王五只有黯然离去。
随后,谭嗣同大笔一挥,在监狱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绝《狱中题壁》,诗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898年9月28日早上,六君子被押往北京菜市口斩首。妻子李闰看着即将被行刑的谭嗣同,哭喊道:结婚十五年,却还没有一子半女,是我对不住你,我太想为你生个孩子啊!
谭嗣同沉默一阵,然后淡定地说:我的事业就是希望改变现在的旧制度,然而却失败了,所以若生下孩子,也只能成为旧社会的奴隶。如若日后有人能改变这个世界,只要你替我看一眼新世界就够了。
听丈夫这样一说,李闰似乎释然,不再嚎啕大哭,他理解了丈夫的良苦用心,用坚定的眼神送别了丈夫,现场围观的百姓无一不黯然泪下。
丈夫虽然死了,但丈夫的心愿没有死,为了不让自己沉溺下去,李闰化悲痛为力量,决定用一己之力帮助丈夫了却心愿。
此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根本无力普及教育,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14年,李闰变卖一部分家产,在谭嗣同的家乡长沙府浏阳县(今湖南省浏阳市)创办了“浏阳女子学校”,自任校长,后改名为“浏阳女子师范学校”,并花费巨资邀请当时的文化名流来执教,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了许多新气象。
李闰创办这所学校的初衷是让穷人家的女孩子有机会读书上学,鼓励她们成年后能够自力更生,做一个新式女性。
除了创办学校,李闰还出钱出力创建了育婴局和收容所等公益事业,在社会上赢得了许多赞誉。
谭家是一个大家族,房产颇多,为了让办学和慈善能够长期做下去,李闰把谭家沿街的房子改造成客栈,用营收解决了办学和公益事业的资金问题。
1925年,李闰过完60大寿不久病逝,谭嗣同的生前好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送来一块横匾,上面写了四个大字:巾帼完人。后来,牌匾被悬挂于谭嗣同故居大厅。这四个大字,无疑是对李闰多年所做善事的极大肯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