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字为先,“干”字当头,守护国门安全是他不变的誓言

  近日,一架航班落地,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关员根据风险布控指令在一名旅客行李箱内查获了象牙等濒危动物牙制品,涉案人员和物品被移送综合部门进行后续处理。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境需持有国家濒管部门出具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办理海关手续。对于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进出境的,海关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众所周知,空港口岸旅检现场业务量大,一线执法海关关员人手不足。经风险分析,有针对性地下达布控指令大大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压力。而一份份高风险名单、一道道布控指令的幕后功臣,就是海关总署风险防控局(上海)风险处置处风险处置二科科长徐俊和他所带领的团队。

  图说:为进境种牛临床检查。上海海关供图

  “活到老、学到老”:从进口奶牛预检到旅客风险防控

  2019年1月,徐俊进入海关总署风险防控局(上海)从事旅客风险防控工作。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理念,徐俊虽年已半百,仍克服困难,以钉钉子精神熟悉各种系统、研究分析布控,战斗在幕后战线。徐俊说,希望凭借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成为一双千里眼,做舱门背后的“最强大脑”,将风险防控工作做到最好。

  2020年,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徐俊带领团队紧急开展全国空运渠道高风险航班、旅客的专项分析和布控工作。当年3月底,通过各个渠道的汇总分析,徐俊敏锐地察觉到,某国的疫情处于暴发阶段,需要特别重视。“该国家有两个重点场所,只要去过这两个市场,风险极高。”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徐俊团队抽丝剥茧后,给出了布控信息,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俊是学兽医出身,原来主要是从事进出境活动物检疫工作。2014年,徐俊在新西兰从事进口奶牛境外预检工作。徐俊介绍说:“我国是新西兰种牛的重要出口国,新西兰奶牛养殖,主要以小农户为主,为了保证进口奶牛符合各项标准,他和同事几乎每天都在各个农场进行对接,坚决不让一头病牛入境中国。这样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地总领馆的肯定和表扬”。

  图说:为进境奶牛尾根采血。

  在徐俊的工作生涯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据统计,经徐俊检疫进境的合格活牛约50多万头,种猪约2000多头,野生动物1批,因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多次获得有关单位的表彰和肯定。

  “活到老、学到老”是徐俊的座右铭,他不仅愿学爱学,还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在《中国动物检疫》等期刊发表了10余篇论文,还作为主要撰稿人出版《进出境动物检疫采样技术实物》一书,合作撰写的《进境野生动物检疫与国门生物安全》也即将出版。

  “学字为先,干字当头”:冷链检疫堵塞漏洞

  2019年调整岗位,徐俊开始从事旅客风险防控工作。秉承着“学字为先,干字当头”的理念,为了做好工作,他在上岗前学习了大量相关文献、材料、专业书籍。工作内容虽然有所变化,但在徐俊看来,自己的工作要求并没有变——将高风险旅客筛查锁定,这也是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地方,不论在什么岗位,自己始终都在守护着国门安全。

  作为单位的老法师,他总是办公室中的主心骨,看到同事的困难,也总是不吝关心。关键时刻,他还默默分担,减轻同事的压力。

  2021年8月,徐俊主动报名参加冷链检疫工作。当时,一向支持徐俊工作的爱人第一次表达了担忧,冷库气温较低,还需要穿笨重的工作服进行工作,她担心徐俊身体吃不消。但徐俊说:“女儿已经上大学独立了,科室里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都离不开他们。我不上谁上呢?”作为优秀的动物检疫专家,在承担大量检疫工作的同时,徐俊没有停下观察和思考,对三文鱼缺少内包装的风险提出管控建议,被上级部门采纳,堵塞了相关漏洞。

  之后,徐俊主动承接了海关总署空运旅客风险甄别模型的建设任务,带领团队分析历年查获数据的风险特征、作案模式,解析空运旅客舱单的各个字段,运用各种智能AI算法完成了模型建设任务。

  “过去,高风险旅客的甄别,主要依靠一线人员的经验积累,然后进行排查。这个模型建设的目的,是在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基础上,能够通过各种智能手段,更准确锁定风险人员,为现场排查提供判断。”徐俊坦承,一开始设计制作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我们的分析逻辑设置的筛选条件,是不是真的能将高风险旅客筛查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模型运行至今已经累计查获572人次违规违法风险情事,截获象牙制品506件,成果喜人。然而,徐俊仍然不敢懈怠:“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犯罪分子躲避查验的手段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模型迭代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过硬的业务能力,专业的工作态度,徐俊成为全国海关旅检渠道风险防控战线上的领头人。因其为筑牢国门安全防线作出的贡献,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集体嘉奖3次;2020年荣获全国海关系统单项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获评全国海关“百名优秀执法一线科长”;2023年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面对这些成绩,徐俊常说,自己只是开了个头,这些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一个人就像一支蜡烛,风一吹就会熄灭,但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篝火,风再怎么吹,篝火只会越烧越旺。”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周洁 王天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