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宁波夫妻开书店设文学奖
卓科慧在颁奖仪式上发言。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下午,奉化三味书店举办颁奖仪式,奉化籍作家蒋静波与鄞州籍新锐诗人吴思瑜分别捧回了第十届“三味文学奖”和第二届“三味桃花奖”。
还在读初三的吴思瑜,是宁波诗坛的一位新晋小明星。“有幸被读者认可,如同心中点起了千灯,令我如获新生。”吴思瑜说,这次获“三味桃花奖”是她文学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努力”。
颁发“三味文学奖”。
三味书店是家民营书店,创办至今已29年,在奉化可谓人尽皆知,成为很多市民求知路上的“贴心朋友”。而“三味文学奖”是全国第一个由民营书店发起设立的常设性文学奖项,已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
“当初设这个奖,是想为家乡文学创作的繁荣,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书店总经理卓科慧说。
三味书店的成长、发展,也是卓科慧和妻子20多年的“草根”打拼创业史。
“三味桃花奖”获得者吴思瑜朗读自己的诗作。
年逾五旬的卓科慧是奉化松岙人,身材高瘦,说话儒雅。1994年,因为所在的国有企业倒闭,卓科慧和妻子双双下岗。为了生计,两人从卓科慧妻子的父亲手里接过家里仅10平方米的小书铺,从此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凭借诚实守信和周到服务,小书铺迅速壮大,发展成为今天的三味书店。2013年,书店搬迁至桥东岸路,面积达1500平方米,有超过60000种图书,成为浙江最大的县市级民营书店。
之后,三味书店还在溪口、莼湖、萧王庙等地开设分店,如今共拥有大小7家书店。
在卓科慧看来,书店不只是卖书的渠道,还承担着点亮城市文化灯塔的使命。“书店和读者、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结。如果设立一个奉化自己的文学奖,岂不是更能激发奉化本土作者的创作热情?”卓科慧向奉化作协提议,愿每年出资一万元设立“三味文学奖”,鼓励成绩突出的奉化籍作家继续前行。
历届“三味文学奖”得奖者展示。
与“三味文学奖”同期设立的还有每月一期的“三味”文学沙龙,以名师讲课、作家交流、作品研讨、创作采风等形式进行创作交流;书店的流动图书馆车一次次前往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部队营区,开展图书借阅公益服务。
从2013年到2023年,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三味文学奖”如约而至,对奉化文学创作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奉化共有9位奉化作家加入中国作协,28位加入省作协,53位加入市作协,奉化文坛呈现出作家队伍人才济济、精品佳作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
“记得第一届颁奖时,进中国作协的奉化作家只有两三位,这些年真的进步蛮大。”卓科慧欣喜地说,奉化作家的数量若按人口占比看,在宁波区(县、市)排名可不差呢。
蒋静波是第三次捧得“三味文学奖”。“这个奖项是我的创作从散文转向小小说的见证。”她感慨道,回想这些年的创作之路,始终感到背后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助推着她不断前行。
奉化三味书店一角。
2021年,“三味文学奖”组委会还面向宁波大市青少年设立三味青少年文学奖“后浪奖”,并于2022年更名为“桃花奖”,旨在鼓励更多拥有文学梦想的青少年积极创作。
这些年,图书电商以及互联网阅读的兴起,给实体书店经营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民营书店倒闭退场。“市场大环境是不好,但我们还能撑得住。只要书店开着,文学奖就会一直办下去。”卓科慧说,尽管“推广阅读”这条路艰难且孤独,但这是一件“幸福”的事。“作家将美好变成文字,书店负责将这份美好扩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