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积累单词:理念很好,但大多孩子够不着

  今日直播

  孩子记单词,记得慢还边记边忘,怎么办?会写不会用咋办?中午 11:45 来直播间,一大波高效单词记忆法,来了!

  大家好,我是英文编辑多乐西,也是闪闪的妈妈。

  最近网上有个很火的视频,来自一位英语老师 " 开火车游戏 ",就是随机点名学生进行主题词汇接龙。这位老师好棒!学生们的词汇量也很棒!

  但评论区一片哀嚎,不少成年的大小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 diss 起被当年学英语的恐惧:单词。梦回中学,Abandon 的下一个是啥?

  大概从五口通商第一批中国人开始学英语,总也记不住单词这事儿,就伴随了我们学英语的一生。

  想到这,我在英语学习群里问了妈妈们一圈—— " 孩子目前是怎么积累单词的呢?"

  低龄低年级孩子的家长,答案无一例外:靠 " 阅读 "。

  中大娃高年级家长则鲜有回复。但我大概知道这批孩子积累单词的方式:靠 " 背 "。

  这里为大家介绍英语学习两大门派——

  「背」派:学英语不背单词?开什么玩笑?你考什么试不要词汇量?我当年背完 xxxx 个单词,英语就开挂了 ~

  「不背」派:那些年学英语的资源有限,除了背没其他门路,现在遍地原版资源,还让娃背单词?家长该更新教育理念了吧?

  谁也别想说服谁。这些年因为更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 " 原版学习路线 " 崛起,似乎有一种不太好的风向,觉得 " 阅读积累单词 " 比 " 拿本单词书背单词 " 更 " 高贵 "?

  不,千万打住。为孩子好的心千千万,但我担心有家长钻了牛角尖,觉得孩子只看原版书就够了,不用刻意去背单词。

  关于【积累单词】这件事儿的所有 OK 和不 OK,都在这篇文里了。

  【本期资源】2 个单词学习资源,一个很扎实,一个很有意思,看完记得带走。

  01

  靠阅读积累单词 , 确实很好

  深受 " 背单词 " 之苦,我们升级成爹妈后,坚定从小进行原版的语言输入,紧贴" 类母语 "方式快乐启蒙快乐学习。

  所以你看,这代娃记单词,好像大多和 " 硬背 " 不相关:

  1

  永远可以靠耳朵。

  英语学习的第一桶金,听力词汇,是听来的。无论声音从哪里来,别人的、自己的、机器里传来的,耳朵都帮孩子记住了单词的发音。

  如果加上一定的可理解输入,那孩子得到的是单词「确切的发音」+「大概的意思」。

  让【听】走在【读】前面一点,按照【听声音】→【图文结合】→【读文字】的顺序分别积累、巩固词汇的【音】、【意】、【形】。

  2

  阅读初期,靠眼睛 + 图片。

  刚开始接触原版阅读的孩子,词汇输入比较零散:

  绘本的内容有趣,孩子易懂、更喜欢,但难度不一定符合娃当下的语言水平。有的词和图没有对应,娃不好理解;有的词又偏难,遇到很多很多次,娃都没啥印象。

  ▲ 翻翻书《一根毛》,图文不对应;绘本《果酱英语》,低龄娃很难理解 "pattern/ 类型 " 这个词

  分级难度上倒是科学了,但教育目的性太强,重复再重复地教认单词、读句子,难免丢了趣味,娃不一定好这口。

  ▲ 分级读物 RAZ

  即便这样,为什么所有靠谱的英语老师、博主都告诉你,一定要用好分级呢?这点很重要,接着看。

  3

  阅读中期,靠集中输入

  这会孩子的词汇量会迎来一波井喷式增长,问题也跟着来了。

  比如读到好多单词都不认识?明明经常读到这个词但为啥总是记不住意思?要不要中文翻译……

  这时,是切入词汇集中学习的好时机——

  分级、桥梁书等读物中,经常露脸的高频词,要学要记,没有它们,娃 70% 以上的内容都读不懂,寸步难行。

  ▲ 最基础的 220 个 Dolch 高频词 v.s 桥梁书《神奇树屋》

  自然拼读可以开始学了,见字能拼、听音能写的这个大好处,简直是戳中学习者的命门,词汇量翻倍、早日实现独立阅读原版书,就靠它。

  4

  自主阅读期,纯靠阅读。

  当娃可以随手抄起一本原版书,独立顺畅地阅读,这个过程就能积累不少单词。

  看到这里是不是好心动?我也心动。多好呀,孩子一边读《神奇树屋》、《哈利波特》、《奇迹男孩》这些或情节精彩或极具精神力量的好书籍,一边就把单词记下来了。

  ▲ 章节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哪里还需要苦哈哈地背单词哦!?

  那么,好方法,就一定是对的吗?就一定适合自家孩子吗?

  02

  靠阅读积累单词

  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

  纯靠阅读积累单词,只适合一种娃:阅读量极大的娃。

  这样的孩子,阅读不同类型的读物,获得了不同类型的词汇;因为 TA 一直坚持阅读,之前读到的单词会随机出现在之后的任何一本读物中,只要阅读,展卷就是学习,只要阅读,就在不停地复习。

  ▲ 章节书《流浪地球》

  阅读量大概达到多少有这样的底气呢?50 万字以上吧,至少,每年。

  没有这样的阅读量,又不专门学、记单词,那么孩子会面临两个尴尬,虽然现在看来无足轻重,但到升学时打击就有点大了:

  第一,复习纯靠运气。谁知道啥时候还能读到同样的词?遗忘曲线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

  只有分级不是随机的,所以分级真的值得每一个孩子多读!!分级读物能保证孩子只要读,高频、重点的词汇就能总是出现,总在通过阅读复习。

  但 sadly,分级也只能陪娃走一段路,孩子能读桥梁书时,分级读物就功成身退了。

  第二,更 sad 的是,娃掌握的单词,不一定是要考;要考的,娃不一定读到了。

  国外教学中不仅有分级读物,还有分级词汇,美国匹斯堡大学教授 Isabel Beck 把词汇学习分三个层次(Three Tiers Model of Vocabulary):

  第一层 Basic Vocabulary 基础词汇: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对话等环境自然习得的词汇,比如 pictures, silly, different(注:" 孩子们 " 指英语母语的孩子)。

  第二层 General Academic Words 一般性学术词汇:经常会在泛学科的文本中出现,各门学科学习中通用、常用的词汇,比如科普词汇。

  第三层 Domain Specific Words 学科领域专用词: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词汇,比如法律术语、医学术语。如果不是这个专业,不掌握也 OK。

  那么问题来了,

  猜猜娃们在读物中经常读到的、也可以通过背诵记忆获得的 220 个高频词,出现在哪个层级?第一层。

  猜猜国内外英语标化考试,也就是中、高考、KET、PET 等等,爱考的在哪个层级?第二层。

  我们想想,爱读穿越故事,对动物、自然、环保不感兴趣的娃,puffins 这个词的积累从哪里来?

  ▲ 分级《国家地理分级》

  喜爱小动物的孩子,没读过跟艺术主题相关的书籍,那 channel,concert,instrument,opera 认识吗?

  大考新风向,用英文讲中国故事,如果孩子没接触过这类读物,四大发明的对应词汇从哪里来?

  ▲ 初章书《企鹅经典历史大发现 · 长城》

  不太 care世界走向," 原油倾倒 " 这个词,以及相关的主题词汇 ( 新课标的新要求)从哪里来?

  ▲ 报刊《时代周刊少儿版》

  大家再仔细看图中的释义,第二层词汇通常伴随 "multiple meaning" 也就是多义词。

  多义词常考,多义词中的熟词偏义,最爱考!孩子如果不专门去学习单词、记忆单词、去分辨同一个单词的不同使用场景,能接住招吗?

  ▲ 词汇神书《4000 词》 ,base 这个词,起码有 3 种词性,4 种不同含义。

  以上,纯靠阅读积累单词的弊端非常明显。

  那要不,还是老老实实背单词吧?

  03

  所谓 " 过时 " 的方法 , 依然有效

  但依然有难度

  死记硬背,得到的是单词的确切语义,很精准。但缺点我们都体会过的:过程痛苦。

  有多痛苦?来看看 1 个单词的 4 重记忆宇宙没有语言环境的我们,记单词,到底在记什么?

  记词义

  首先得知道一个单词的意思,才有后面的用法。

  难的部分在于:一个词不一定只有一个意思——多义词;多个词有类似的意思,只是程度有点差别——近义词。

  记用法

  最重要,学语言是为了运用,无论是放在阅读里用,还是口语写作里用,都要弄清楚「一个单词在具体的情境下,如何正确使用」。

  而很多时候,词汇的用法都涉及到语法。

  因此我们给孩子启蒙英语的时候,

  指着树给娃说—— Tree,单词对应实物,这很好;

  指着树说—— This is a tree. Look at that tree. 或者 Wow, the tree is so beautiful! 词汇、用法对应起来,语法整进整出,更好 ~~

  记发音

  有听力输入的娃,之前已有词汇的声音储备。

  没有的话也不难,补给点读笔、音频、视频,包括自拼,都可以帮忙 " 记 " 发音,日积月累,从娃嘴里蹦出单词正确发音的那天不会晚。

  记拼写

  我认为是(目前)最不重要的,因为孩子到了要求写作文的时候,才需要把一个单词准确无误写出来。国内英语教育对孩子写作的要求来得比较晚,这块不用特别着急。

  自然拼读也是拼写加速器,现在越来越多家庭看到自拼的价值了

  总结起来,孩子记单词,记住的就是这四个维度,重要性排序是:

  词义 Meaning>用法 Using>发音 Pronunciation>拼写 Spelling

  放眼整个东亚学习圈,把英语当一门外语学习(EFL)的我们,都在词义、拼写下的记忆上狠功夫,又往往在用法上拎不清。

  因此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的教材、练习册,词汇学习都有很重的位置,让孩子去写、去记、去用。

  但你想想,我们传统学习中,记完单词后,老师会让做题、学语法、回到课本读课文、听听力、写作……其实,这又是一轮通过运用巩固单词的过程。

  君不见,就靠这一招,多少孩子即使不是 " 英语牛娃 ",也能成 " 英语学霸 "。

  死记硬背,其实也没那么 " 死板 ",不是吗?

  说这么多,一切一切的问题,还是阅读量、阅读量、阅读量的问题。

  阅读量足够到能清楚识记一个单词的四个维度,孩子就不用单独学习单词了。

  给孩子们的建议是:

  3 年级之前,能独立或半独立阅读,就不需要刻意记忆(高频词除外),孩子们就开开心心阅读,刷刷分级。

  3 年级之后,所有孩子都建议集中学习、刻意练习,掌握重点单词的精准词义、变形、近反义词辨析。

  04

  怎么搞定单词 ?

  我有压箱底的好方法

  给大家准备了 2 个记单词的方法,能让娃的词汇学习,生动起来、烧脑起来 ~

  1、踏实搞定新单词——五步学习法(所有娃适用)

  2、阅读中遇到的单词——单词侦探 Word Detective(有一定阅读量的娃适用)

  搞定新单词:5 步学习法

  这是一个踏踏实实学单词的方法。建议家长带孩子学几次后,把这张图打印下来贴书桌或单词本第一页,这样孩子每次遇到新单词,就5 个步骤按部就班:

  第一步:说出、写出、读出这个单词,如果有单词的相关音频更好,第一步就听、说、读、写全面开花。

  第二步:给孩子一个容易理解的英文解释。比如 drive=to make a car move.

  第三步:放在语境中反复应用。

  第四步:问一问学生 Yes 或 No 的问题,更清晰地理解单词的准确含义。

  第五步:孩子自己用这个单词造句。

  给个例子,大家更好理解以上 5 步:

  ▲ 词汇书《1000 词》

  阅读积累单词必备:

  单词侦探 Word Detective

  不少孩子有一定的阅读积累,那么利用 Context ( 上下文)扩充单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不是很眼熟?context 联系上下文也是一种关键阅读策略哦 ~)

  小学 3 年级以后,时常在阅读中学习单词的孩子,Word Detective 就是一个我强烈推荐的方法。生词学习、熟词巩固,都很有效。

  ① 将阅读中遇到的单词标记出来 "wonder",

  ② 摘录单词出现的原句(sentences);

  ③ 从上下文中找出关键词、句(context clues),推测单词词性(part of speech)、释义(definition)

  ④ 为单词配上帮助记忆的图片(picture),并且造句(sentence)

  ▲ 需要的朋友直接保存上面这张图片就好 ~

  你看,两个技巧殊途同归,最后都落脚到了运用——造句。

  我以 "wonder" 这个词为例,给孩子们打个样:

  ▲ 画得太丑不要介意…

  它还有一个 2.0 版本,顺便可以拓展同义词、反义词。

  ▲ 需要的朋友直接保存这张图片就好 ~(Synonym- 近义词;Antonym- 反义词)

  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拥有自己的阅读词汇库啦!还是全英译的哦!

  不愿意整这么多花样的,用词汇书来集中学、用单词最有效,什么发音、词义、词性、用法、正反义词、语料库,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原版词汇书里,群众基础大,堪称巅峰的是这两套:

  红色这本《4000 词》就是根据词汇学大神 Paul Nation 的词汇分级理论编写的,就是按照高频词、次高频词、中频词、低频词来分级学单词。

  这套书最早于 2009 年出版,十年来在国内积累了很高的人气和口碑,已经成为 " 人手一本 " 的 " 刷单词 " 利器。第一波安利来自英语专业的教授、讲师们,因为它真的特别接地气,应付各大考试,或者作为阅读积累词汇量的辅助工具书,都很实用、好用。当年我们班雅思托福的备考词汇书也是它。

  EASTWEST

  我们 80 后 90 后,曾把背诵《新概念》当成检验英语学习硬指标。

  如今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原版,也越来越接近语言学习的本质。

  但学习不是抖机灵,阅读要坚持读,刻意练习要坚持练,那些所谓 " 过时 " 的学习方法,依然有效,依然值得。

  就算死记硬背,能背下来,也是大本事。

  精通 14 门外语的清末怪杰辜铭鸿,10 岁开始学英语,他用的就是最 " 笨 " 的办法:全文背诵。下面是他写的 " 中国人的精神 ",一起来看看吧:

  What is the real Chinaman? The real Chinaman, we see now, is a man who lives the life of a man of adult reason with the heart of a child. In short the real Chinaman is a person with the head of a grown-up man and the heart of a child. The Chinese spirit, therefore, is a spirit of perpetual youth, the spirit of national immortality.

  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现在了解了,就是一个有孩童般的精神世界的成熟理智的人。简而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孩童般的精神和成熟头脑的人。因此,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精神。

  叨叨一句,在英语「背」派和「不背」派之后,这两年江湖上又出现了「一定要学英语」派和「一定不要学英语」派……

  哎,谁能告诉我,为啥身边就总有人,对说服我 " 英语不用学 " 这件事,永不言弃

  这是我的工作微信,有兴趣进入英语学习群的小伙伴可以加我。

  (p.s 群里有时候会推荐英语学习产品,介意的话请绕道哦)

  ~ 入群请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