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国防科大!10公里马拉松,跑出成川外“绿色分数”的全力以赴
龚绍富,一直在奔跑。
读书的时候,干完农活跑进教室,下课了又匆匆跑回田地里。一路从农村跑进南开大学。
工作的时候,和团队一路奔跑,办公室的灯总是第一个亮,将上百名农村学生带进中国前十的大学。
曾经短跑800米用时2分2秒,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龚绍富差点成为专业的体育运动员。
今年春天,龚绍富领衔成都川科外国语学校,担纲学校总校长,带着清华北大的决心。
在他看来,成绩不是熬出来的,如果牺牲了健康,再高的分数也没有意义。为此,他在成川外提出“绿色分数”的理念,而它,源自一位学生的成长故事。
“多年前,我招收了一位女生,中考成绩653分,但我见到她时,她头上已有白头发,我问她:‘孩子,你头发怎么白了?’她说‘熬夜熬的’。我提醒她,高中三年可以勤奋,但不能熬夜,既要考高分,又要保证睡眠和运动锻炼。”
4月25日,成川外首届绿道马拉松开跑。
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出了新中国,10公里绿道马拉松,跑出了成川外全力以赴的大决心!
左三为龚绍富校长
此次全程约10公里,师生们要跑过锦江绿道(战旗段),战旗村地处横山脚下、柏条河畔,距离成都市40公里,雾霾消失在树林,噪音消失在风里.....
在马拉松的终点处,戴着成都川科外国语学校标志性小黄帽的学生们陆续冲锋,衣服上有汗味,也有泥,每一个都青春热烈,学生们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大学:我要跑进国防科大,我要跑进清华,680分!我要跑进电子科大!我是体育生,我要冲北体...
龚绍富校长点金:运动得好,成绩才会更好,我希望孩子们跑进清华北大!
02
一路与春色为伴,虽是跑步,也多了分畅意与慵慢。
天气清凉,师生们随着绿道弯弯绕绕地跑过绿海、精致的小河滩、简约现代的观景桥,说说笑笑竟也没有一位同学喊累。
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尝鲜”。一位同学说:“我最喜欢刚刚进入绿道时,满眼都是绿,真的太漂亮了!”
别小看这短短10公里马拉松,学校从2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
光踩点就要好几次。跑步路线确定后,负责人要自己先走一遍,确认道路是否适合跑步、沿途是否有安全隐患等,遇到什么问题就随时拍摄下来,拿回学校大家一起讨论。
提前一个星期,学校开始详细安排老师们的岗位,对老师们进行安全培训、应急培训。
活动当天,每个班保证2名跟班老师,沿途设置约20个执勤点,岗位老师为同学们指路,也保证安全。
随行的还有1名校医、2名心理老师,身体不适的同学可乘坐校医车辆直接到达基地集合点。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车辆沿途跟随,一旦有学生身体不适,保证及时接应。
中午11:40,第一支队伍到达登车前往西南交大!有学生忍不住比出胜利的姿势,叫到,“耶!我们是第一个!我们是高一四班!”
“累吗?”小编问一名女同学。
“累啊,但还是很高兴。”她说:“跟同学们边跑边听音乐,还是很开心的,平常很少能流这么多汗。”
龚绍富校长,身上已经被汗水浸湿了。10公里,他一脚不落地全部跑完,途中还时不时地催促学生,“搞快!加速!我们是马拉松,不是散步!”听得学生一阵汗颜。
03
某农发行支行行长,把儿子送进成川外一起奔跑,要跑进北师大。
“我们全家商量定了,娃儿一定要上成川外!”
2021年升学季,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一位家长“表决心”的声音尤其响亮。
这位家长叫赵永祥,原某农发行支行行长,土生土长郫都市民。
赵爸爸在金融行业驰骋20余年,严谨高效,拥有超强大脑,也是家族里的意见领袖。
儿子赵臻,三年前初升高,考虑了不少学校,最终选择了成川外,一所“创业学校”,肯定会全力以赴。
成川外家长赵永祥
赵永祥用“金融思维”替儿子把关学校。
“我的儿子中考成绩勉强送进名校,可能就是凤尾,选择新学校,一是看重师资,二是看重学校“绿色分数”的未来。“
成川外,果然跑起来了。
2022年,成川外首届265个高三毕业学生,有56个娃娃考上重点大学。进校500分的娃,高考604分!涨分104分。
而三年前,这批学生,中考入口上普高的有18人,上重高的仅仅5人。
赵臻,高中三年小露锋芒。
在最近的高三一二诊诊断考试,年级第一,目标大学是北京师范大学。
赵永祥说:“成川外,很真很低调,有成绩,但不宣扬成绩;不说成绩,但不怕说成绩!一路都在跑,给了家长、学生两百分的信心“